致富好项目胡蜂养殖蓝莓种植花卉采

 

致富好项目胡蜂养殖年效益约3万元

  “去年大量培养蜂王已经成功了,今年准备大量提取蜂毒、蜂蛹和老蜂。”在清流县里田乡廖坊村,有位好强的农民养起了生性凶狠、毒素猛烈的胡蜂。她叫邓月明。

  走进邓月明的胡蜂养殖基地,记者看到,邓月明的胡蜂种苗培育大棚,棚内排列着多个用木头桩子掏空后做成的胡蜂培育桩。邓月明正忙着为胡蜂“捕捉”食物。看到我们的到来,邓月明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起胡蜂养殖。胡蜂虽然凶猛,毒性强,但胡蜂全身都是宝,成蜂可以取蜂毒、泡酒,蜂蛹可以直接食用,蜂房可以药用,养殖效益很好。据初步统计,人工养殖一窝胡蜂,一年效益约3万元。经过精心培育,目前基地已成功培育近多窝的胡蜂。

  致富不忘乡亲。今年,邓月明将基地培育出的蜂王种苗出售给乡亲们养殖,并由自己负责全程养殖技术指导和回收全部胡蜂产品,确保每位养殖户能够赚到钱。(邓建清邓文桂)

山坳里念出蓝莓致富经

  “清流气候适宜蓝莓生长,虽然我的蓝莓品种是从杭州调运过来的,但要比杭州早半个月成熟,且产量更高。”清流县嵩口镇和元村是一个气候温润、生态环境良好的小山村,村民陈旺平就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优势种起了蓝莓,念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致富经。

  走进陈旺平的蓝莓种植基地,一簇簇颗粒饱满、色泽鲜艳的蓝莓挂满枝头,陈旺平正和家人一起采摘成熟的蓝莓。陈旺平告诉我们,年12月,他以每株16元的价格从杭州购买了株蓝莓开始种植,除参观学习和技术人员点拨外,自己根据蓝莓喜酸性土壤的特性,总结出了利用羊粪等农家牲畜粪便来调整土壤酸性种植蓝莓的秘方,让种出来的蓝莓比普通蓝莓更大更甜,且更快成熟,提早上市。

  今年上市以来,陈旺平已经卖了7批近公斤蓝莓,收入10万元以上。他说,今年是基地蓝莓产品上市第一年,树龄还不到2年,待5年后,树长大了,便是蓝莓高产期,按目前市场每公斤元计算,亩产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下一步,陈旺平准备带动乡亲们一起种植蓝莓,共同致富。(邹志良沈昌培)

芙蓉李留果粉,俏了

  盛夏时节,清流长校镇山头处处飘着果香,芙蓉李挂满枝头,蜜雪梨也将树枝压弯,丰收的笑声不时在山头回荡。

  果农谢良铭,长校下谢村人,是计生户,这几年种植芙蓉李,他走上致富路,每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

  傍晚时分,来到果园,他正在采收芙蓉李,只见他小心翼翼地用拇指和食指将成熟的芙蓉李轻轻采下,放在篮子里。

  “这么多的芙蓉李,您这么小心,什么时候才能采完呀!”记者好奇问道。

  “芙蓉李与其他果子不一样,外表有一层白色的果粉,留着果粉,主要是可以保持果子的新鲜度。”谢良铭介绍到。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长校镇就有农户规模种植水蜜桃,水蜜桃难保鲜,一到盛产期,没有及时销售,便会腐烂,果农只有将一筐筐水蜜桃扔了。之后,农户改种芙蓉李等水果。芙蓉李产量高,而且保鲜时间长,在广东一带蜜饯食品公司很受欢迎。

  6年,谢良铭也将果林改造,种上30多亩芙蓉李,第三年陆续上市。刚开始,采摘没经验,他吃过亏。年,芙蓉李开始盛产,他以为要让批发商看到果子鲜红的一面,采摘时没有注意,都把果粉弄掉了,批发商一看,便皱起眉头,嫌不新鲜,或是低价收购,卖不了几个钱。

  之后,来长校的水果批发商多了,谢良铭平日与他们交流才知道,留住果粉,主要是保证新鲜度,卖相才会好。年芙蓉李上市,他把采果时间调整到早晨和傍晚这两个阶段,采果格外小心,尽量把果粉留住。效果明显,当年果子被批发商一抢而空,价格也高了几毛钱。

  谢良铭说,今年果子还没有上市,已被订购,30亩芙蓉李可收入30万元。(沈昌培)

清流:选准一枝花,脱贫一个村

  走进清流县嵩溪镇元山村,你就进入了花的世界:一大片花卉大棚内,非洲菊、玫瑰花开正艳。正值暑期,前来体验花卉采摘的人一拨接着一拨,即使是销售淡季,地里的非洲菊在采摘游人群的带动下,也能带来不错的收益。

  元山村原是清流县扶贫开发重点村,多年来,这个村一直为寻求产业发展,突破致富瓶颈而努力。要脱贫,就要精准发力找准发展方向,找到适合当地发展致富的朝阳产业。前几年,清流县花卉产业迅猛发展,就近的青山村花卉产业更是成为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元山村拥有耕地亩,且靠近省道,又有青山等村的引领示范,村里决定,将村级产业发展的方向定位在花卉产业上。

  产业要发展,没钱怎么办?为有效解决资金问题,村里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成立花卉产业合作社,并以合作社为担保,寻求与金融机构合作,努力争取贷款资金,帮助农户发展花卉产业。村里先后与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合作,并创新以3户联保、村委会协助把关等担保模式,将贷款发放到农户手中。几年来,由于花卉收入稳定,还贷信用有保障,两家银行将信用联保贷款的信用额度从5万元提高到15万元,全村信用贷款金额也由原来的1万元发展到目前的多万元。

  有了钱,产业规模发展壮大就有了保证。过去,村民手中的田地十分分散,如何才能将土地集中起来,发展连片种植,以解决种植规模问题,同时还便于管理,减少成本投入,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县农业、林业、水利以及当地政府的协调下,元山村千亩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出炉。村里采取农户联种、土地置换、流转等方式,将村里最大的一片千亩田地流转集中,实现规模开发,一步到位。与此同时,村里通过成立花卉专业合作社、营销联合体的方式,采取大户带小户、党员帮扶贫困户等“三加三带”多种帮扶互助形式,在千亩花卉基地之外,帮助村民独立发展花卉种植。近年来,在花卉产业的带动下,有69户村民因花卉种植脱掉贫帽。

  金融部门大力支持,县乡各部门共同助力,使元山村花卉产业发展呈整村推进态势,村民收入快速增长,扶贫工作也取得决定性胜利。目前,元山村全村花卉种植户户,种植面积达亩,仅花卉一项,人均收入达万元以上。(邓文桂)

(来源:三明日报清流新闻网)

清流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招商局)









































北京哪里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得了白癜风要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ongjinghua.com/fbfw/59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