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高效基质栽培技术曾其龙,董刚强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本书可供蓝莓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生产者以及其他从业人员参考。
1.基质栽培不受地域、气候及土地限制,书内技术已实现亩产2.8吨超过发达国家报道亩产。
2.国内大型蓝莓基质栽培企业联合中科院蓝莓栽培技术攻关团队编写,一线指导黄金技术经验;
3.全彩印刷,资料图片丰富,技术,有机无土、标准化、规模化栽培蓝莓。
4. 5.优良品种、园区建设,水肥管理、整枝修剪、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详细图解。
6.本书以技术助力您实现规模化、高品质蓝莓高效益跨越式生产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团队在30余年的蓝莓研究工作基础上,结合蓝莓生产管理经验编写的蓝莓基质栽培关键技术图书。主要内容有蓝莓基质栽培的现状与发展、蓝莓生物学特性、主要品种、园区建设、田间管护、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可供蓝莓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生产者以及其他从业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於虹,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经济植物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年留所工作至今。年开始担任蓝浆果项目组组长,年担任经济植物研究中心主任。先后赴美国、日本、智利、西班牙、葡萄牙、新西兰等国家考察与合作研究。先后分别担任农业部“十一五”重大项目“蓝莓等小浆果加工技术引进与产业化”和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重大项目“蓝莓等小浆果优良品种选育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南方片首席专家,现为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小浆果产业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南方片首席专家。主要工作包括越桔等小浆果的引种、栽培、加工和推广等。先后主持和参加省部级有关小浆果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中国基质栽培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
一、中国蓝莓产业发展现状1
二、蓝莓基质栽培的发展历史4
三、蓝莓基质栽培的特点4
(一)蓝莓基质栽培的优势4
(二)蓝莓基质栽培的问题5
四、中国蓝莓基质栽培的发展趋势6
第二章蓝莓生长发育特性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8
一、生物学特性8
(一)年生长周期及特点8
(二)根、叶、花和果实特性9
二、适宜蓝莓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15
(一)水分15
(二)养分15
(三)温度20
(四)光照21
第三章蓝莓适栽品种选择与授粉树配置23
一、优良适栽品种及特性23
(一)早熟品种23
(二)中熟品种36
(三)晚熟品种41
二、品种选择原则43
(一)因地制宜,适地适栽原则43
(二)市场需求导向原则44
三、品种搭配原则45
第四章蓝莓基质栽培形式及栽培基质47
一、基质栽培形式47
(一)种植槽47
(二)种植盆47
(三)露地垄栽49
二、常用栽培基质50
(一)草炭51
(二)蛭石52
(三)珍珠岩53
(四)松树皮54
(五)膨胀陶粒55
(六)泡沫砂55
(七)醋糟56
(八)椰糠57
(九)木纤维57
(十)火山石58
(十一)园林废弃物58
三、基质比例59
(一)基质混合原则59
(二)常用复合基质60
(三)商用混合基质60
第五章蓝莓园区规划与建设63
一、园址选择与规划63
(一)对周围环境的要求63
(二)对水的要求63
(三)道路系统的规划64
(四)排水系统的规划64
二、设施类型选择64
(一)设施类型64
(二)日光温室和大棚的性能66
(三)日光温室和大棚覆盖物67
三、灌溉设备68
(一)水处理设备69
(二)施肥设备71
(三)自动控制系统75
(四)毛管与灌水器75
四、苗木定植76
(一)定植时期76
(二)苗木选择及处理76
(三)基质处理78
(四)栽植密度78
(五)栽植方法79
第六章营养液的配制与灌溉81
一、营养液的原料81
二、营养液的组成83
(一)营养液的组成原则83
(二)营养液浓度的表示方法83
三、营养液的配制85
(一)营养液配制的原则85
(二)营养液配方85
(三)营养液配制87
四、灌溉策略89
(一)灌溉模式89
(二)灌溉启停时间及间隔89
(三)灌溉量的制定89
(四)灌溉液的pH和EC90
第七章蓝莓田间管护91
一、棚内温度管控91
二、棚内湿度管控95
三、枝条生长调控96
四、授粉蜂的管控99
(一)蜜蜂99
(二)熊蜂
五、采后修剪
(一)修剪器具
(二)修剪时期
(三)修剪方式
第八章蓝莓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一、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一)食叶类刺蛾
(二)卷叶蛾
(三)金龟子成虫及幼虫(蛴螬)
(四)斑翅果蝇
(五)蚜虫
(六)蓟马
(七)介壳虫
二、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一)灰霉病
(二)枝枯病
(三)叶斑病
(四)根腐病
三、鸟害为害及其防治
四、施药器具
(一)背负式电动喷雾器
(二)车载弥雾机
(三)遥控式喷雾车
第九章蓝莓果实采收
一、采收时期
二、采收方法
三、果实分级与包装
四、果实预冷及保存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蓝莓(Blueberry)又称蓝浆果、越橘,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多年生灌木,是一种新兴小浆果类果树。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随着蓝莓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蓝莓需求量与日俱增,栽培面积迅速增长。截至年底,全国蓝莓栽培面积已达万亩,产量达t,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栽培面积和产量第一的国家(李亚东等,,)。
年美国小浆果龙头企业Driscolls在我国云南建水县利用基质栽培技术生产蓝莓,实现当年种植、当年丰产。生产实践中发现该技术不仅可以加快蓝莓生长和挂果,而且还具有省水、省肥、省力、省工等特点,适合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且生产效率高。在云南地区利用冷棚,可实现蓝莓11月份上市,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此外,该技术也突破了蓝莓对土壤的严苛要求,实现了立地困难地区的蓝莓生产。基于此,国内大量种植者尝试利用该技术生产蓝莓,基质栽培面积增长迅速。然而,该种植模式一次性投资大,栽培管理技术涉及面广,技术要求精细,国内在该技术领域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外企业的限制,技术和管理人才储备极其匮乏,极大地增加了种植的风险和成本。
年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蓝莓团队与国内第一家蓝莓基质栽培企业——建水县天华山果蔬商贸有限公司,以及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合作研发蓝莓基质栽培技术,经过7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积累,—产季实现千亩种植园平均亩产达1.35t,蓝莓‘珠宝’品种实现亩产2.8t,超越了国外企业所报道的最高亩产。成功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构建了基于园区建设、苗木栽培、水肥灌溉、树形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管理等方面的蓝莓基质栽培技术体系。本书对蓝莓基质栽培涉及的技术环节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配以形象直观的图片,力求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旨在为蓝莓基质栽培从业者提供技术指导,以满足广大果农需要,同时对科研、教学人员及果树技术工作者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书涉及的内容是江苏省科技厅“南方高丛蓝莓混配基质容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避雨栽培蓝莓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究”,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功能性植物快速选育的生境实时精准控制技术研发”,建水县天华山果蔬商贸有限公司“基质栽培蓝莓技术开发”等科研项目的部分成果。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严天崎、凡跃兴、孙金喜三位来自企业的老师提供了大量实践信息。
本书的编写出版是全体作者、审稿专家和出版社编辑人员共同努力、团结协作的成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编写过程中除了使用作者团队自己的调查数据和文献之外,还参考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论文和著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恳请各位同仁及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不断完善。
编者
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