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小至》

冬至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

冬至一个普遍的风俗,是吃饺子

北方更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传说

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汤圆

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这也成了冬至里中海社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冬至还有哪些习俗呢

就让小海来给你说一说

冬至夜饭

在苏州传统民俗中,冬至夜,媳妇必须回婆家吃冬至夜饭,“团圆饭”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鸡鸭鱼肉,都要换上雅名,其中蛋饺叫“元宝”,肉圆叫“团圆”,粉条叫“金链条”,黄豆芽叫“如意菜”,鱼叫“吃有余”,等等,让每个菜都渗透着喜气。

吃饺子

东汉张仲景辞官回乡,返乡之时恰逢冬季,白河两岸百姓饥寒交迫,其中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见此情景,张仲景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将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并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式的“娇耳”。

百姓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张仲景分发“娇耳”的这天刚好是冬至。为纪念这位悬壶济世的名医,冬至吃“饺子”逐步成为习俗。

冬酿酒

在冬至夜,鲭鱼蹄髈、冷盘热炒都有了,自然少不了来点酒助助兴。为了冬至夜,素性淡雅的苏州人专门发明了一种度数不高、老少皆宜的老酒,冬酿酒。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吃冬至团

苏州人还有“冬至团”的说法,冬至团又称为“稻窠团”,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为团,以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为馅,祭祀并互相赠送。在江南地区,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上面这几个冬至习俗

小海将它们归结为一个字“吃”

冬至夜,早些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回到家有人等着你一起吃夜饭

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了

更幸福的是

还记得上周的摄影大赛吗

快来看看获奖名单吧!

一等奖

朝阳下的“岛民”生活

二等奖

紫荆花开时

湖滨物语

环保小贴士

三等奖

春意盎然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

来吧,展示

家门口的蓝莓花

贴心暖心温馨

感谢摄影师的大秀,近期会有管家联系您,向您派送奖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ongjinghua.com/lmjj/9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