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都伊春,森林里家的味道
近日,年代剧《青山不墨》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故事就发生在东北小兴安岭林区,三代人逐梦青山。经历了创业、改革、转型发展的三个阶段,七十年过去了,如今的伊春被称为“森林里的家”。
美食美酒是家里说不完的话题,“森林里的家”都有啥宝藏食材?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绿色有机食品。黑龙江江鱼、森林鸡、森林猪、山野果、各种花草食材、地道的蓝莓酒、野果酒、铁锅炖、农家宴花样百出,都是浓浓的“家”的味道。
铁锅炖来源于过去林区人艰苦的生活,小兴安岭冬季漫长寒冷,那时为了方便取暖,住的房子都是炉灶连着火墙,而且房子不保温,所以要不停的烧火,为了不浪费这宝贵的烧柴,人们顺便将各种菜放入大铁锅中,在炉火上慢慢炖煮,由此便产生了这道美味名菜。中俄界江里拥有百余种江鱼,肉质肥嫩,用江中美味的江鱼,通过东北菜的传统和改良做法,做出的江鱼宴味美异常。黑龙江的江鱼品种众多,黑龙江四种最有名气的鱼——鲫花、鳊花、鳌花和岛子,更是江鱼宴当中的上品。
“宝宇雪猪”长期生活在小兴安岭原始森林放养长达天,食用超过种中药材、山野菜、山野果、坚果和菌类,饮用纯净的山泉水,形成“天然纯净健康”的特色,自然雪花纹理,肉质细腻,入口留香。
林菌佛跳墙是“林都八大碗”中的王牌菜品,主要食材包括猴头、木耳、黄蘑、白玉菇、蟹味菇、杏鲍菇,口味独特,鲜美可口。无论是往来的游客还是林区的居民,品美食看美景——这大概就是向往的生活。
兴安岭上千般宝,不砍树来也能富!近年来,伊春市加快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步伐,持续培育壮大森林食品等生态产业。年,森林食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3.91亿元。其中,黑木耳实现产值1.33亿元、蓝莓实现产值1.38亿元、红松籽实现产值1.13亿元、桦树汁实现产值.8万元。
今年2月,铁力市为提升农、林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举行了“铁力森鲜”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授予林匠和九河泉等首批十家企业区域公用品牌使用许可,并推介了隆泰松子、淘源好货煎饼、伊米缘玉米、蜂格蜂蜜等铁力市特色农林产品。
《青山不墨》以伊春林业战线全国劳动模范马永顺、张子良、孙海军的英雄事迹为主要素材。年,全国第三处“林业英雄林”在伊春森工集团铁力林业局公司马永顺林场分公司落成。几年来,马永顺林场分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确立了三个立场项目,红松坚果林、北药种植和生态旅游。在公司党委的扶持下成立了红松坚果林种植合作社,共栽植红松坚果嫁接苗棵,亩;野生红松苗75棵,亩。林场分公司通过党支部示范带动,党员引领等方式,积极扩大北药种植,现有平贝.35亩,桔梗、黄芩、黄芪共亩;林下刺五加、紫苏共亩。产业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林场分公司职工群众充分享受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态红利。
来源:新华社
编辑:华楠
一审:胡凤晨
二审:方爽
三审:张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