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人记忆中的小零食,现在都变啥样了
????????点击上方抚顺微助手 大大泡泡糖和比巴卜泡泡糖还会送文身贴纸。
现在的孩子都吃木糖醇了,能吹泡泡,甜甜的,对牙齿又好。
当年有两种风靡的巧克力不得不说。
第一种是金币巧克力,
做成金币或者元宝的形状,
口感一点儿也不纯。
不过兜里有一把金币还是很有面子的!
第二个在当时算是土豪级别了,
小圆锥形的酒心巧克力。
硬硬的外壳咬破后流出透明的酒心,贼甜。
一般家长都不让吃,偶尔偷吃,心里老美了!
总感觉原来的巧克力可能糖掺得多了一些,
吃起来不是很纯,单纯就是甜。
现在的孩子可以吃到各种大牌的纯正巧克力,
微微泛苦、丝滑甜美,那种感觉也很美妙。
戒指糖和口红糖是小女孩臭美的必备神器~
跳跳糖好吃又好玩,在嘴里会噼里啪啦地响,有各种口味~
口哨糖可以吹出声音来,含在嘴里甜甜的,可以一直嘚瑟到化没了为止。
粘牙糖,真的很粘牙,吃完后一个个都呲牙咧嘴地剔牙。
小动物橡皮糖,小时候会研究先吃脑袋后吃腿儿啥的。
麦丽素,小时候会假装自己中了毒要死了,然后用“仙丹”救命~
现在的糖果种类不少,
口感也比小时候的要好得多,
包装更精美也更加卫生,
但总感觉没有小时候那么多花样,
没那么有趣了,不知道为什么。
饮料
乐百氏和娃哈哈可是当年风靡的饮品了,插上管子能嘬半天。
那时候八王寺和宏宝莱的饮料都用玻璃瓶儿装着,
用牙齿“咔”地一声起开,觉得自己特别帅。
还有各种装在塑料包装里的“三无”小饮料,现在想想都是色素啊~
奶粉、麦乳精我们都喜欢干吃,
吃一大口会弄得满脸满身都是,
而且还会粘在牙膛里,哈哈!
现在的饮料种类可太多了,
汽水、果汁、酸奶、茶饮料、酒精饮料、功能饮料……让人眼花缭乱,
藕粉、燕麦、核桃粉等等冲泡饮品也是数不胜数。
这要让小时候的自己看见了,非得看傻了不可。
方便面
小浣熊干脆面可以说是干脆面的“鼻祖”,
曾让无数孩子们都为之疯狂。
吃的时候咱们都会束紧包装袋的上口,
把干脆面捏碎,再倒入调料使劲儿摇
——最后一把还要倒在手心儿里舔着吃。
而且因为里面赠送小卡片,
大家会拿到学校去和其他同学相互交换。
华丰的三鲜伊面当时也是方便面界的大BOSS,
有股海鲜味儿,煮着吃可香了。
现在小浣熊方便面还有卖的,但是三鲜伊面不多见了。
康师傅、白象、统一等牌子大行其道,
还有意面、干拌面等等新品种。
饼干
先说当年几种风靡的饼干吧——
第一个就是制成各种动物或者字母的饼干,
按斤称着卖,也没啥牌子,反正味道差不多。
还有手指饼干,长得酷似手指,所以被称为手指饼干,
也是价格实惠的小饼干,味道和动物饼干差不多。
还有一种早餐饼干,圆圆的片,上面画着一头奶牛。
浓浓的牛奶味道,香香脆脆。
现在的饼干包装精美,味道也确实多样。
康师傅、奥利奥、王子各种品牌,夹心口味的更受欢迎。
糖葫芦冰糖葫芦和下雪天最配哦!儿时的糖葫芦没有那么多花样,
就只是山楂果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稀,
包上糯米纸扎在稻草木棍上,像一棵结满硕果的小树。
小贩走街串巷吆喝卖:“唉,冰糖葫芦哟,新蘸的。
小时候耳朵尖着呢,听到了就一准儿跑去买。
现在的都市生活中几乎听不到叫卖声了,
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糖葫芦静静地躺在三轮车改造的玻璃罩内。
猕猴桃的、圣女果的、桔子的、草莓的,种类多了太多,
花花绿绿的。街边的大马路上、
人潮拥挤的地铁口或旅游景区的大门附近都可以看到。
爆米花
现在小孩儿估计很难见到这么牛的装备了,小时候,
外国人管这叫“神奇的粮食放大器”,颤抖吧!歪果仁!
每次,崩爆米花的蜀黍,都会提前预警,
高喊,捂耳朵喽!
然后,一声巨响,那香味儿就散开了。
现在去电影院、KTV,到处都是爆米花,啥味都有。
焦糖、黄油、芝士、蓝莓、巧克力……也十分美味。
爆米花的加工容器也早已不是早期的“转炉”了,
因此也避免了铅带来的危害。
其他零食华华丹,小盒子里装有很多粒,有一股中药味,
口感酸甜清凉。有人会叫它老鼠屎,
口味这么重也没减少大家对它的喜爱。
传统风味小吃江米条是一种普及率很高的小零食,
和小指一样长,上面都是沾满白糖,
吃起来脆脆的,甜甜的,放在嘴里含久就化了。
果丹皮和山楂片,酸酸甜甜,很开胃。
有时候吃撑了,爸爸妈妈会让吃一些。
无花果,黑白小袋装的,一毛钱一袋,吃完嘴巴会变白白的。
圣诞有奖游戏正在进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