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高产栽培技术

 

蓝莓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水果之一,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现野生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该文介绍了蓝莓人工栽培的方法,希望可以改善目前的生产状况。1蓝莓的主要品系

1.1兔眼蓝莓

树体高大,寿命长,树势较强,栽培品种的树高一般在2~3m野生种有的可达6m,落叶或有时近于常绿。叶阔椭圆形至卵形,长4~7cm,宽2~4cm,全缘或有锯齿。,寿命长,长绿,耐温热能力强,抗旱能力也强,适宜热带地区发展。

1.2南高丛蓝莓

原产亚热带,喜湿性强,果实较大,直径约1cm,属鲜食品种,适宜亚热带栽培。

相对于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树体略小,一般高度在1~1.5m,有的可达到2m。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在4.3~5.5。对冷温需要量比较低,一般在-小时。单从冷温需要量来看,在其他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南高丛蓝莓的一些品种比兔眼蓝莓还能进一步向南部地区发展。

南高丛蓝莓喜湿润、温暖气候条件,适于我国黄河以南地区如华中、华南地区发展,此品种群果实较大,品质佳,鲜食口感好。可以作鲜果市场销售品种栽培,也可以加工或庭院自用栽培。

1.3北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

原产于美国北部,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该系列品种抗寒能力都很强,果实较大,果实品质好,风味佳,属鲜食加工型。

一般树高约1~2m,果实品质优良,是广为栽培的种类。北高丛蓝莓喜冷凉气候,抗寒力较强,有些品种可抵抗-30~-35℃的低温,休眠期需要低温的时间较长,一般要求7.2℃的冷温需要量在-1小时左右,有些品种在小时以上。注意点是,土壤必须为酸性,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在4.3~5.2之间,多数品种PH5.5则生长表现不良。

1.4矮丛蓝莓

树体矮小,一般株高50~60cm,抗旱、抗寒能力都很强,能耐--46℃的低温,极适宜高寒山区大面积发展。

与一般蓝莓品种不同,野生矮丛蓝莓植株高5~40cm,株丛大而密,树形匍匐状。叶和小枝光滑元毛。叶片狭长。花冠白色,有红条纹。果小,平均重约0.28g,圆形,浅蓝色,有光泽,味甜浓。花期4~5月。果实成熟早于伞房花越橘而风味与其相似。一般是在7~8月成熟,但在最北部收获期可延续到9月份。矮丛蓝莓主要依靠地下茎繁殖蔓延,定期焚烧可使其群落复壮,繁殖方式只能通过自然抚育形成,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1.5笃斯越橘

落叶灌木,高0.5-1米(生于高山者植株高仅10-15厘米);多分枝。茎短而细瘦,幼枝有微柔毛,老枝无毛。

叶多数,散生,叶片纸质,倒卵形,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2.8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形,有时微凹,基部宽楔形或楔形,全缘,表面近于无毛,背面微被柔毛,中脉、侧脉和网脉均纤细,在表面平坦,在背面突起;叶柄短,长1-2毫米,被微毛。

花下垂,1-3朵着生于去年生枝顶叶腋;花梗0.5-1厘米,顶端与萼筒之间无关节,下部有2小苞片,小苞片着生处有关节;萼筒无毛,萼齿4-5,三角状卵形,长约1毫米;花冠绿白色,宽坛状,长约5毫米,4-5浅裂;雄蕊10,比花冠略短,花丝无毛,药室背部有2距。浆果近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时蓝紫色,被白粉。花期6月,果期7-8月。

主要分布于我国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大部分是在水湿沼泽地上,株高30~50cm,抗涝、抗寒能力极强,能耐--50℃的低温,果实偏酸,多汁,湿果蒂,果实不耐储运,适宜加工。集中野生群落分布。

不耐化肥(嫌钙、嫌氯、嫌钠),除草剂对根系会造成损害;通常适宜栽植在pH4.2-5.2的土壤环境下,最适宜的pH4.5-4.8;土壤pH值过高,通常会影响笃斯越桔对铁、镁等元素的吸收,从而引起失绿症。最适温度范围为15-28℃。

1.6红豆越橘

原产于我国东北、俄罗斯、欧美等国家的高山等地带,与笃斯越橘混生,长绿小灌木,树高20cm,叶片常绿,草质,果实亮红色,抗寒力极强。

2土壤选择与定植

2.1土壤选择及处理理想的土壤类型是疏松、通气、湿润、有机质含量高的强酸性沙壤土或草碳土,园内不积水、有充足的水源保证的地块建园。在粘重板结的土壤、干旱的土壤和有机质含量过低的土壤上栽培,必须进行土壤改良,否则很难成功。总的要求是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在7%~10%的沙壤土、壤土,pH为4.0~5.2。如土壤pH未达到需要进行调酸,调酸后深翻30cm整地,消除杂草,做高床。

2.2定植

2.2.1定植时期与其它小浆果定植一样,可以选择春秋两季种植。春季种植通常在3~4月份,苗木萌芽前栽植。

2.2.2选择苗木选用二年生以上的苗木成活率高。高度达到30cm以上,根系发达,充满了整个营养钵,地上部分枝条粗壮发达,有2~3个基生枝。

2.2.3株行距定植株行距,矮丛品种一般株距为50~70cm,行距为1.5~2.0m;半高丛蓝莓株距一般为80~cm,行距为2m;具体因品种、土壤条件和耕作水平等不同而有差异。

2.2.4定植方法现在市场上苗木多为营养钵苗,定植比较方便,成活率也比较高。定植前将土地翻耕调整好,做成垄或定植床,然后在测量好的定植点上挖穴,穴深以埋严苗木土球为准。穴挖好后,将园土掺入有机物混匀填回,将苗木脱钵,脱钵时不要伤及苗木根系和枝条,脱钵后将苗木轻轻放入挖好的穴内,埋穴深3/4的土,踏实,并做出容水穴,立即浇水(必须浇透,浇水量宜多不宜少),待水全部浸入土中后,再覆土一次,总的埋土深度是,使苗的原钵基部略低于垄面或床面即可。定植穴周围可覆盖10~15cm的有机物,如炭化稻壳、松针、锯末、碎稻草及玉米秸等。定植前应进行土壤测试,如缺少某些元素可将肥料一同施入。

2.2.5授粉树配搭蓝莓种植也需要配置授粉树,达到杂交优势,从而生产出高效高质的果实。

半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能自花结实,但配置授粉树可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蓝莓浆果只要花期大体一致同一类型的两个品种之间均可相互为授粉树。配置方式采用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1:1或2:1比例栽植。1:1式即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每隔1行或2行等量栽植;2:1式即主栽品种每隔2行定植1行授粉树。也可进行搭配建园,如,定植美登时搭配北村5:1或10:1。蓝莓进入花期养蜂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和果品品质,一般5亩蓝莓养一箱蜂。

3田间土壤管理

蓝莓根系多分布在10~15cm的土层中,根系纤细,无根毛,因此要求疏松、无大土块、通气保水良好的土壤条件。

3.1清耕法

清耕的深度以5~10cm为宜。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生长,保持土壤水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在幼树期。

3.2土壤覆盖法

在苗木上覆盖松针、稻壳、锯末、碎稻草、碎玉米秸、树叶等均可。覆盖物氧化分解腐烂后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保持土壤湿度,降低土壤温度,降低土壤pH,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等。

3.3生草法

在行间种植草坪草,然后定期刈割,割后的草盖在定植床上进行地表覆盖,可以有效地控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

3.4除草

蓝莓必须不断除草。幼树期可以进行人工除草,注意不要伤害到幼树的根。结果期可以结合人工除草进行药剂除草,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除草剂对蓝莓无害,所以进行药剂除草时一定要控制喷雾浓度和方向,切忌喷到植株上面,以免造成药害。

4田间施肥管理

蓝莓是对肥料比较敏感的植物,尤其是对钙肥。当钙肥施用量过多时,容易造成中毒,轻则失绿,重则造成植株死亡。蓝莓是喜铵态氮植物,它对土壤中的铵态氮吸收能力很强,而对硝态氮则相反。蓝莓属低营养植物,树体内氮、磷、钾含量很低,因此施肥过多对树体不利。实验证明,土壤腐殖质较高时,应不施肥或少施肥,最好采取测土配方,确定施肥量和施肥配方。施肥时,多采用复合肥料,施肥得当可提高产量40%左右。

肥料配方原则:酸性肥料以硫酸铵作氮源,土壤pH大于5.5时氮、磷、钾的比例为5:3"3;中性肥料以尿素作氮源,土壤pH小于5.5时氮、磷、钾的配制比例为9:4:4。

施肥的方法可以采用外环状施入,距离树木根部不超过40cm。

5田间水分管理

保障充足的水源和灌水条件是蓝莓成功栽培的关键,蓝莓树体发育和鲜果产量直接受水分的影响。从萌芽至落叶一个生长季,所需的水分为mm,其中果实膨大到鲜果采收为蓝莓水分的临界期,需要水分为mm,如果此时缺水,产量将会降至50%,灌溉的理想水源是地表池塘水或水库水。

6修剪管理

修剪的目的是合理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协调性,合理分配树体养分,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确保高产稳产。生产上主要方法有:疏花、疏果、疏枝和平茬。

修剪方式:栽植后3年以内,修剪以去花芽、疏除弱小枝条、剪去病虫害树为主,尽早扩大树势;栽植3年以后,修剪仍以扩大树冠为主,但可适量结果;大枝结果最佳年龄为5~6a,5年以后主要是控制树高,合理分配结果枝和营养树,以疏枝为主;十五~二十年生以上的老树可采用全树更新,从株丛底部紧贴地面处全部锯掉,使其第二年重新萌发新枝,虽然当年没有产量,但第二年比更新前的产量会提高几倍。以上是蓝莓的基本修剪方法,但具体采取哪种修剪方法应根据蓝莓的品种、树龄、鲜果用途,枝条的多少、强壮、花芽数量等来确定。

另外,鸟类都喜欢取食蓝莓。防鸟的最好办法是架设防鸟网,在园内均匀布设支柱,在支柱上布设铁线,把网铺在铁线上。网目为20mm左右,全园架网。

7越冬防寒管理

埋土防寒是蓝莓越冬直接、有效、经济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在每年土壤封冻前几天,将蓝莓株丛枝条用手慢慢压倒在定植土壤上,然后覆土,覆土厚度以盖严为止,一般在10~15cm,必须将蓝莓株丛的根部与枝条全部盖严,可两人配合作业。

8防治

蓝莓生育期间可能会发生绿盲蝽、蚜螨、蛀虫、桑白介、金龟子多种病虫害,要针对各类害虫的生长习性及发生规律尽早预防,综合治疗。9采收

蓝莓成熟后,应及时进行采收。不同的品系品种成熟期不一致,采收时考虑到实际情况及生产要求。矮丛蓝莓果实成熟期比较一致,且果实也不易脱落,可在果实全部成熟后一起采收。高丛蓝莓果实成熟期不一致,需要分批采收。果实鲜食时要人工采摘,尽量避免挤压、曝晒。加工用途的果实可以采用机械采收。









































治疗白癜风专家
合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ongjinghua.com/xttz/2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