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元1斤搭上电商顺风车,小伙回乡种苹
半岛全媒体记者孙桂东
如今正是苹果的丰收季,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宝山镇小窝洛村村民朱悦彪也忙了起来。他承包了亩地种苹果,每天订单应接不暇,苹果还没摘下来早已经被预订一空。而他家的苹果并不便宜,个头大的要20元每斤,个头小的也要18元左右。作为宝山镇第一个通过电商售卖苹果的种植户,今年保守估计销售额万左右,纯盈利可达到万元。
苹果好没销路小伙回家搞电商
今年36岁的朱悦彪,是宝山镇小窝洛村村民,父亲一直种苹果。开始的时候,种植的规模并不大,只有亩地。年前后,他父亲从别人那里引进了一种新品种,是从日本青森引进的果树苗。经过试验种植以后,苹果的口味要好很多。
据介绍,青森苹果,为日本青森县开发果品,皮薄、汁多、肉脆,又叫青森水蜜桃苹果,口感好,甜度高,在当地的价格非常昂贵。朱悦彪的父亲培育成功以后,也跟以前一样在周边往外卖。虽然价格比其他苹果高,但是销量还不错。四亩地的苹果,很快就销售一空。
新的苹果受到欢迎,朱悦彪的父亲便想着扩充规模,又流转了50亩地种上了苹果树。产量上来了以后,销路成了最大的难题。普通的批发商买不了这么多,而且价格比较贵,苹果摘下来只能堆在仓库里。
偶然回家的时候,朱悦彪看见父亲为苹果的销路发愁,便想着帮忙打开销路。
朱悦彪初中毕业以后,一直在外边打工,后来在镇上开了一家手机店。因为平时也往外卖一些配件,所以成为最早接触电商的那一批人。他就希望通过电商的方式,将苹果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借助快递下乡东风苹果销往全国
日本的青森苹果算是“贵族苹果”,纯进口的价格非常高,而他们的售价却优惠很多。因为,刚开始在网上卖的时候,陆续有人买回去品尝。“很多客户从那时开始就成为了固定客源,”朱悦彪说,当时的价格并不贵,中等大小的苹果每斤15元左右。
刚开始,周边并没有快递点。他都是每次带几箱苹果到镇上快递点,发送给全国各地的客户。发快递的地方距离苹果园10多公里,他就这样每天来回穿梭。
不过,第一年网上的销量就不错,卖了20多万。打开销路以后,第二年网上销量卖到了0多万。此后,电商的销量几乎以每年翻一番的数量增长。
有些客户,经常一次就要箱到箱。由于当时的快递不发达,经常出现损坏的情况。朱悦彪说,当时基本上就是换着快递发,因为苹果比较贵,一旦发生损坏,快递很少能原价赔偿。而为了留住客户,他就需要给客户原价赔偿或者重新补发苹果。不仅如此,发送快递点距离远的问题也凸显出来。
一开始,他开车用后备厢拉回家就可以了。后来,他买了一辆小货车,一趟来回就需要20多公里。后来,从年开始,随着每年订单量的增多,他逐渐与快递点商量,可否上门进行收货。此后,顺丰速递专门设立快递点,上门进行收货。
据介绍,顺丰一直在推行“快递下乡”服务,特色经济针对农产品的种类、数量、上市时间不一,顺丰将快递服务深度融入农产品领域,形成覆盖农产品产、运、销等环节的供应链服务能力,突破农产品“种、量、时、空”难题,为农产品开拓了新销路,农村居民收入因此获得大幅增长。
另外,顺丰成立了地方特色经济部门,助力农产品上下行,依托自身网络覆盖优势、先进包装技术及快速配送能力,帮助农户把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带出大山,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同时,顺丰持续聚焦在产业链B2C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B2B服务市场,并通过物流模式创新、降本增效、紧贴市场定价提升各种业务场景下的市场竞争力,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据统计,针对农产品上下行的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个地级市,个县区级城市,共计服务余个生鲜品种。
夫妻同返乡开电商今年销售额预计超万
朱悦彪说,本来夫妻两个人在镇上开手机店,收入也还不错。刚开始自己要专门回家卖苹果的时候,妻子还不同意。放着好好的店不经营,回家种啥苹果。但是,看到在丈夫的努力下,苹果的销路慢慢打开,收益也远比开手机店有前景。他们干脆将手机店转给了别人,两个人一起回到村里,在种植园盖起了临时厂房往外卖苹果。
如今,整个种植园的规模达到了亩地。平时需要雇佣50多名工人帮忙摘苹果,打包装箱。每个工人一个月也能收入四五千元。不过,有50亩地刚种下去没有几年,现在还没进入丰果期。种植时间较早的果树,每亩地产量在8斤左右。
而且,他们的苹果现在不愁卖。每年10月份,他们的苹果就开始销售,一直持续到春节前后。很多人从夏天六七月份就开始询问,苹果准备什么时候开卖。
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全国客商来抢货
看到朱悦彪种植新型苹果,不仅利润高而且销路还不愁以后,周边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种植这个苹果。据朱悦彪介绍,现在仅仅周边几个村,就有30多户在种植,面积达到多亩。一般农户的售价没有他这么高,相对便宜些。不过,平均下来每亩地也能卖10万元左右,除去各种成本支出,一亩地纯利润7万左右。
不仅如此,他们的苹果也成为宝山镇的一张特色名片。如今,提起宝山镇,不仅只有蓝莓,还有明月苹果。每年到了10月份,全国各地的客商都来这里抢货。
知名农产品带火主播经济今年预计卖出万斤
电商经济让宝山镇的明月苹果畅销全国,反过来,优秀的产品也催生出了一大批电商。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到村里,干起了直播卖货,往全国各地销售宝山的农产品。
老家是王台镇的刘伟就是其中最早的一批电商。刘伟说,很多种植户年纪比较大,对于电商经营模式并不熟悉。而主播们也需要好的货源,就这样,宝山镇的蓝莓、苹果吸引很多的年轻人回来,发展起了主播经济。
刘伟之前在福建厦门做地板生意,后来行业不景气就直接转行。年的时候,他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卖东西,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他也开始成为一名微商。
“当时也是想着回家出一份力,从春天开始卖东西,”刘伟说,三四月份开始在网上卖蓝莓,随后是桃子,到了10月份开始卖苹果。宝山镇的苹果非常有名,对于外地客商而言,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刘伟说,其实他跟“薇娅”等主播一样,不过优势在于卖的东西就是家乡的农产品。因为苹果口感好、品质高,深受江浙沪以及广东地区的市民的喜爱。他们的苹果走的一直都是高端路线,价格是普通水果的两三倍。即便如此,他们基本都是还没摘下苹果来,早已经被预订一空,很少能存下货。目前,跟他有稳定合作关系的,大概有30万亩的面积。进入苹果采摘期后,一天能卖2万斤左右。预计今年的销量能达到万斤,带动村民收入0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