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三江村唱响三台戏念好致富经

 

纳溪区新乐镇三江村位于“中国酒镇·酒庄”与纳溪城区之间,紧临长江黄金水道,S穿境而过。以前,三江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经济全靠财政拨给。

以“消除空壳村、壮大集体经济”为目标,三江村创新建立“智慧三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党委,采取村企联建模式,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园区为主题,不断推动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企业、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如今的三江村,蓝白相间的新居极富浓郁的川南民居风格;纵横交错的道路,连接一个个产业和农家;各式各样的现代产业大棚,错落有致地散落在长江河畔……“品酒赏花吃果子,有机生态游三江”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休闲新方式。

党委“搭台”,激活土地资本“命根子”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命脉,更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基本要素。”年,新乐镇创新整合4个村、5个企业建立“智慧三江”二级党委,统筹推进区域规划和发展,探索建立村集体资源流转服务体系,搭建起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的制度性平台,逐步形成一体化、开放化、规范化的农村资源流转市场,促进资本要素自由流动。

在“智慧三江”党委的领导下,“智慧三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如火如荼:引进的5家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土地亩,覆盖农户余户,帮助余人就近就业;探索形成“党委+土地资源+入驻企业=集体壮大”的集体经济增收模式。其中,三江村通过参与管理、收取产业园物业费用等,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稳定在25万元左右;同时,排查荒坡、荒山、滩地等未利用集体土地资源,通过统一规划出租,充分发挥资源效益,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

企业“同台”,发展产业唱响“金嗓子”

“智慧三江”现代农业示范园采用“大园区、小业主”的发展模式,在“智慧三江”党委的引导下各业主走差异化发展、“握拳发力”的路子。目前,该示范园建设葡萄庄园及葡萄酒庄亩、草莓园亩、蓝莓园亩、蒙古风情部落亩、荷花主题公园亩、时令水果蔬菜余亩;成功打造了葡萄、草莓、蓝莓等12个特色品牌,获得了3个有机产品认证。该示范园还以农业产业优势积极引进农产加工业、旅游服务业,打造“农旅结合、产村相融、三产互动”的乡村新业态;引导业主和附近村民开办农家乐、休闲茶庄、特色农庄、农家鱼庄等50余家。

在产业的支撑下,三江村通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社会化服务,开展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组建劳务公司组织劳动力进行劳务输出,使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余万元。今年,在“智慧三江”党委的统揽下,三江村整合园区企业建设研学基地,将园区商品、技术、流程等“书本化、现场化、直观化”,吸引区内外10万余名学生到基地研学体验,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增收。

队伍“补台”,园区服务鼓起“钱袋子”

“企业发展了,园区壮大了,村民矛盾、企业事务、园区管理等问题一并涌现,必须有组织、有队伍来协调管理。”三江村干部道出了建立“智慧三江”园区管理与发展委员会的初衷。

建立党员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园区工作者服务队“三支队伍”,完善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改革的五项体制机制,“智慧三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形成了“智慧三江”党委核心引领,园区管委会、园区企业、园区社会组织和园区村民等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多元共治格局。

三江村依托园区管委会及“三支队伍”提供劳务中介、绿化维护、卫生保洁、企业小型工程施工、镇村组公益型小型设施施工等有偿服务,实现年收入30万元以上。

如今,三江村形成了村集体、企业、村民“三赢”局面,企业年收入0余万元;村民实现“土地流转+自主经营+就近务工”三份收入,人均纯收入达10元;村集体经济公司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管理服务等,年收入达万元。

来源:川江都市报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ongjinghua.com/fbfw/6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