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农技蓝莓种植有讲究下
昨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蓝莓种植的一部分内容,今天我们将详细介绍蓝莓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施肥
蓝莓对肥料的需求量很低,在土壤酸度满足的情况下,一般只需施入少量N肥,也可根据对叶的分析或缺素症状施入其它肥料。但要特别注意蓝莓是嫌钙植物,对钙有迅速吸收和积累的能力,在钙质土壤上种植时,由于吸收钙过多而导致缺铁失绿或死亡。从整个树体营养分析,蓝莓又属于寡营养植物,与其他果树相比,树体内N、P、K、Mg、Ca的含量很低。因此,过多施肥往往会导致肥料过量而伤害树体,影响产量。蓝莓属喜铵态氮树种,因此,施N时要禁止使用硝态N,因为硝态N对蓝莓有害,尤其是NaNO3;在pH5.0以下时,用尿素较好,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下,尿素可顺利转化为铵态N,在pH高于5.0时则以(NH4)2SO4为佳。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土壤pH而定。在施用K肥时,切忌施KC1,因为C1对蓝莓有害,可使用K2SO4等。生产上应尽量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如猪、牛粪。也可以播撒绿肥,如苜蓿等。
施肥方法:穴施、沟施、撒施。在南方山地一般以开沟施为宜,可有效减少肥水流失。施化肥时沟宽20~25cm,沟深10~15cm;秋、冬季施农家肥或压青时,沟宽30~35cm,沟深35~40cm。绿肥则通过翻挖压青埋入土中。
杂草控制、土壤管理
用除草剂除草消除杂草是一种经济有效之举,但几乎所有化学除草剂都对蓝莓植株或根系产生药害。生产上用植物的有机残体进行地面覆盖是一种很好的降酸和控制蓝莓园杂草的管理方式。酸性植物残体是优良的地面覆盖物,可用粉碎的松树皮、松针、松木锯屑等覆盖树盘。地面覆盖有许多好处:首先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缓冲土壤温湿度的骤变,保护根系;其次,有利于使土壤pH维持在较低水平;第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减少缺素症,促进生长和增产;第四,防止杂草效果好。此外,覆盖还能使蓝莓在比较干旱的高坡矿质土壤上栽培成功。近年,各地广泛使用银黑双色膜进行地面覆盖,也取得较好的土壤保湿和杂草防止效果,但其它方面的作用不如植物残体。行间进行季节性间作低矮作物也有较好的效果,它不仅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还有较好的行间防草作用,在粘重土壤上应用的效果尤为突出。在大面积种植蓝莓时,难以用植物残体覆盖,最有效的措施是定植前用除草剂杀灭杂草,定植后全垦园地播撒绿肥,如白三叶、红三叶等豆科植物,三年后可完全覆盖园地,又能增加土壤肥力。
灌溉
灌溉是新建蓝莓园提高定植成活率和生物生长量的重要条件。
在土壤管理中,水分灌溉也是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南方的降雨量条件完全可保证蓝莓的正常丰产,但在果实膨大期遇干旱会使产量大大降低,因此建立灌溉设施对于提高蓝莓产量和品质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各地普遍推广使用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
整形修剪
果树的整形修剪是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矛盾,解决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从而实现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蓝莓为多年丛生灌木,对它的整形修剪与大果型果树不同,而且,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的修剪方法也有差异,要区别对待。
高丛蓝莓的修剪主要任务是调节当年结果与下一年的结果潜力。幼树整形修剪主要是保持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平衡,促进树冠尽早形成。一般在定植后第1~2年主要以去花芽为主,目的是促进根系生长,扩大树冠、增加枝量;第3年修剪主要疏去基部弱小枝、病虫枝,保持树冠直立,以便结果后果实离开地面,第3年株产控制在1kg左右。一般在定植第3年之前修剪量不大。对成龄树,则要着眼于收获的质与量。对直立型品种,疏除树冠中心部位的枝以使树冠开张;开张型品种,需剪除下部的放射状枝,重剪弱枝,以促进形成壮枝和产生较多的叶;疏除细弱枝,保留强旺枝,短截长果枝,根据枝条强弱,保留3~5个花芽,每个结果枝要有足够的叶片,以满足果实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和保证果实品质。花量大时,要进行疏花疏果,甚至疏除整个花序,当树体进一步衰老,若不进行品种更新,则需重回缩或平茬,进行树势的更新复壮。
兔眼蓝莓株丛相对较高大,能够承受很高的产量,但不同品种其生长势有差异。因此,对其修剪要依树体长势而定,对幼树主要是除掉下部弱枝和树冠中部过分拥挤的枝条。对成龄老树,主要是防止树冠过高和内膛过密。疏除密枝、细弱枝、交叉枝和病虫枝,结果主枝年龄超过5年,要回缩更新。
病虫害防治
蓝莓在新种植区很少见病害,而害虫的种类较多,但在国内未见有大的危害报道。不过随着栽培规模的扩大,栽培时间的增长,其病虫害防治将成为蓝莓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蓝莓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僵果病、茎干腐烂病。有时,蓝莓树体缺素(缺铁、钾、镁等微量元素)而导致叶片变色被误认为是病害。蓝莓不同种类和品种对病害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兔眼蓝莓的抗性明显高于高丛蓝莓。蓝莓的各种病害均可在生产管理季节用含硫制剂或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蓝莓园常见虫害主要有:蚜虫、螨类、果蝇、毒蛾、刺蛾、大蚕蛾、金龟子、蛴螬、天牛、蝽象、白蚁、枝梢食心虫等危害叶、果、枝干和根。其中对蚜虫、毒蛾、刺蛾、大蚕蛾等叶部虫害,用杀虫剂均可防治,也可在夜晚对其实施灯光诱杀成虫;对天牛、食心虫等枝干虫害,了解其生活史后,可用杀虫剂喷杀幼虫;近年来,在中国大部分蓝莓产区发生果蝇危害,对果蝇等果实害虫及部分天牛可在5~7月用诱捕剂诱杀成虫,特别是4月下旬开始诱杀第1~2代成虫,是对7~8月果实成熟盛期减少危害非常关键的防治措施,而且效果明显。
稿件来源:
胡勇、陈程、陈义平、张福生、陶龙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