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尽毁其实我们吃的所有食物都是转基因
今儿和大家分享一本书吧,书名是《舌尖上的历史—食物、世界大事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食材君看完后脑洞大开,而且,读到最后竟发现作者TomStandage是个家住伦敦的IT男,真TM太有才了!他在书中用详尽的史料,阐述了足以让你三观尽毁的独特观点。今儿食材君选了这哥们儿其中关于食物与基因的话题,和食粉们们聊聊。
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吃下的米饭、面包、蔬菜、各种肉类,事实上都是不是自然产物,全是人造的。史前的基因工程改造工程,让人类驯养了大自然,使人类从渔猎、采集的生活转变成了农牧,最后带来了文明。这个基因工程,不仅仅是人类改变了动植物,同时,它们也改变了人类。
怪蜀黍玉米
远古的基因工程
?
类蜀黍和玉米
书中提到,南美野生的玉米祖先叫“类蜀黍”,是一种现在还存在的一种野草,无论在那个方面看它,你一定不会联想到玉米。但正是伟大的人类,用了几千年的时间,不断的把适合人类需要的基因突变的变种留下来,再耕种,这样周而复始,不断的推进演化,最后让这颗无名的小草,变成了自然界完全没有,而我们却非常想要的的怪蜀黍:玉米。所以说,玉米完全是人为的,它是人类的创造,它和人类是共生关系,没有了人,玉米将无法在自然界存活。
?
胡萝卜原本是紫色的
再举个例子,胡萝卜也是“人造”的,胡萝卜本来只有白色和紫色,味道甜甜的红色胡萝卜是被荷兰的园艺家在16世纪创造出来的。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所有的作为我们天天享用的食材上,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无一例外。它们离开了人类,将很快消失,但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果人类没有了这些被驯化动植物作为食物来源,文明也将消亡,绝大多数人必定不复存在。
为什么选择农牧
?
狩猎和采摘是快乐且自然的生活
狩猎和采摘才是纯自然的生活方式,农牧比狩猎采摘要辛苦得多,且更不易获得平衡的营养,要知道年前的狩猎者身高,男人厘米,女人厘米(现在大部分国家还没达到这个标准)。但采用农牧方式后,人类的身高平均降低了15厘米,平均寿命也从26岁降到19岁(都够短命的)。
?
但农耕对人类的贡献最大
既然这样,人类为什么放弃狩猎而去农牧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人类为了获得更稳定和快速的人口增长,由游猎生活转变成固定栖息生活更能确保这点,所以适合栖息的农牧方式随之繁荣起来。看来人丁兴旺才是人类共有的基因。可以说,如果没有被驯化的动植物作为稳定而大量的食物来源,人类发展会非常缓慢,文明也不知啥时才会到来。
该不该摒弃现代科技下的转基因工程
?
不忍先后,鸡和蛋都是人造的
作者的观点是,农牧本身就事件极不自然的事儿。为我们提供食物的动植物,大部分在公元前年,就已经被驯化完成,近年,我们基本上都在吃老本,根本就没啥重大突破。虽然也培育了诸如蓝莓、草莓、蔓越莓、奇异果、腰果这些新驯化的植物,然并卵,没有这些,我们照样也能过得快活。
现在的转基因食品,如转基因的大豆或玉米,被媒体和大众不断地唾弃着,但实际上,任何的大豆和玉米都不是大自然的产物,都是人造的。我们现在只是用更新的科技,加快了过去需要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才能完成的事儿而已,但是,这种脚步加快,人类需要付出些代价,和几万年比,这种代价,到底值不值得呢?
了解更多食材
点击本页左下角“阅读原文”
或在首页输入数字“1”
看食材君为您汇总的精选文章目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