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录ldquo一把手rdqu

 

去年九月中旬的一天,暖阳高照,在酉阳县桃花源街道花园村7组,下坝水库旁边的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果树上,挂满了一串串莹蓝圆润的小果子,像一颗颗玲珑的珍珠,一位精神抖擞的中年男子,欢欢喜喜迎接着一拨又一拨前来釆摘的客人,他热情的向顾客介绍,“这里地势向阳,果大味甜,皮薄色鲜。这果子还俏,一斤30块,好多人开车过来买,过几天就没有了。”

图为余国华在基地

他就是余国华,这个重庆大型蓝莓基地的创始人,短短几年,他从一个生活举步维艰的贫困户蜕变成全县“脱贫致富带头人”。

困窘往昔

余国华是酉阳县桃花源街道双福村人,年出生的他,在不到半岁的时候,一次意外烧伤,让他失去右手,落下四级残疾。长大后结婚生子,迫于生活压力,外出打工,因残疾,进厂被拒,只好在建筑工地打点零工。

后来,两个女儿分别上了大学和高中,母亲70多岁,妻子在家种点水稻、玉米和传统养殖,靠天吃饭,没有收入,一家人的开支全靠他以残疾之躯挣点零星收入。尽管拼命地干,吃了很多苦,流了不少汗,也难以维持。一到上学季,两个孩子的学费、路费、生活费,重得像座山,压得家里喘不过气来,只能硬着头皮到处借,年年如斯。周而复始的借钱还债,陷入恶性循环,生活笼罩在无望的贫困中。

结缘蓝莓

穷则思变。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醉心于蓝莓。年7月,余国华去四川大邑县玩耍,适逢当地蓝莓基地举办蓝莓釆摘节,元一人,进园包吃够。那阵仗,人山人海,蔚为壮观,让他怦然心动。他心中暗想,“我们老家花园村,位于酉阳国家5A级景区桃花园森林公园,高速公路也途经于此,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独特,在这里种植蓝莓,一定有好市场!”

他查阅资料得知,蓝莓不但营养好,还有多种保健功效、能防病治病,种植蓝莓见效快,收益大,中国起步晚,市场空间广阔。接着,他又到浙江、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的蓝莓基地考察,认为这是改变贫困状况的好项目。

合作创业

年,余国华说干就干,没有启动资金,他借遍亲朋好友,好不容易才凑到3万元,但仍是杯水车薪。不愿梦想被缺钱阻断的他动员了杨再平、李继兰等5户志同道合的农民一起,东拼西凑筹集万元资金,组建了“酉阳县蓝贝儿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租用农田亩作蓝莓种植基地。同时,在里面间种中药材,启步致富路。

创业之初,大家就遭遇了技术瓶颈,一场病虫害损失了一半的蓝莓苗,怎么办?总不能打退堂鼓,他们坐下来冷静的反思,找原因,想对策,最终认定亏在不懂管理上。

跌倒了就一定要爬起来,他们决定再次筹集资金,一起到浙江宁波一个做得好的蓝莓基地参加种植技术培训。经过学习,大家找到了差距,引进专家到酉阳作现场指导,掌握技巧,做好管理,定期施肥,做好病虫防控。在不断实践中,总结了一套科学的种植方法。与此同时,基地与浙江蓝莓种植公司长期合作,由他们提供所有的蓝莓苗,果实自销。

年,他们的蓝莓基地获得当地政府贷款60万元的支持,种植规模增加到亩。同时,县农工委、财政局等单位也给予县级扶贫奖励资金15万元。利用这笔钱,余国华组织社员投工投劳,硬化基地路面0多米,让蓝莓基地、药材基地的交通四通八达,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一年,酉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资产管理中心以货币75万元占比35%的形式入股合作社,注册资本增加至万元。为适应经营机制,满足发展需求,经与社员商议,他们又将原专业合作社变更为酉阳县蓝贝儿蓝莓股份合作社。

这些举措和扶持,使基地条件和规模迅速改善,具足更大的潜力,他率领股份合作社一班人,甩开膀子大干。年,经政府批准,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将闲置荒地流转岀来,给合作社及有耕种能力的农户,让他们以地价评估的方式作为入社股金,加入合作社。这种方式让合作社盘大做强,合作社与农户互利双赢。

成效喜人

如今,酉阳蓝贝儿蓝莓股份合作社迅速扩张,蓝莓基地达到亩,间种中药材桔梗亩,中药材基地亩,现有入社农户72户,带动农户发展户,涵盖3个行政村;基地接纳多人就业。其中,解决了30多个贫困家庭的40余人的就业难题。今年,余国华定了个小目标,让10户残疾人家庭摆脱贫困。

努力终有回报,“年栽种的蓝莓苗,今年已经挂果,收入3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户均增收多元。加上劳务收入,不少人可摘贫困帽。以后,随着陆续栽种的苗子逐步挂果,收益还会增加。”

图为余国华与荣誉证书合影

基地初见成效,余国华又打起了新算盘,“力争在年前种植蓝莓亩,产值达到0多万元,进行蓝莓深加工,生产蓝莓果汁、果酒,实现种、养、产、销一条龙模式,带动更多的人致富,要实现这些目标,最大的难题是资金,有各级政府的支持,我相信困难是可以战胜的。”说到这里,余国华眼神坚毅,露出灿烂的微笑,憧憬着未来。

来源:重庆残联

编辑:宣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ongjinghua.com/xttz/8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