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莓产业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
年全球蓝莓产业整体发展良好,据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年美国高丛蓝莓产量已经超过26万吨,排名世界第一;南美多国也正在进一步扩大蓝莓产量,加大蓝莓对外出口。同时,年中国蓝莓产量为18.4万吨,蓝莓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全球蓝莓产业的不断成熟以及消费升级,全球蓝莓行业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提高蓝莓品质、打造优势品牌和拓宽蓝莓产业链成为未来蓝莓行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国家战略引导、省部级政策扶持、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地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全方位的扶持使大量优质的人力、科技和资本有序地注入到蓝莓产业中推动了我国近年来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健康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以及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为蓝莓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和前景。
鲜果生产为目前蓝莓生产的主要形式。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年中国各产区蓝莓总产量为18.4万吨,其中贵州省产量达到7.2万吨,居各产区之首;其次是山东省、辽宁省、浙江省和其他省份。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蓝莓各产区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得益于早期的产业化生产。在排名前十的省份中,贵州、山东、辽宁和吉林是中国蓝莓产业化生产力最高的四个省份,目前也是全国主要的蓝莓产区。
未来产品质量成为蓝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蓝莓产业将向优异的鲜果品质市场发展。价格杠杆因素将驱动老蓝莓果园的升级改造,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生产效能不佳的品种也将被逐步替代。同时,随着中国蓝莓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展,国外巨头将成为中国蓝莓产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国际浆果巨头如美国的“Driscoll”、澳大利亚的”Costa”、智利的“Hortifruit”和英国的“SABerryFruit”纷纷投资到中国的蓝莓种植生产中,使中国成为了一个蓝莓国际化生产国家;同时国外巨头也带来了国际先进的蓝莓生产经营模式,在与中国蓝莓企业展开竞争的过程中,客观上将带动国内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干货收割机)
蓝莓行业发展趋势及技术趋势1、蓝莓概述
蓝莓是一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新兴世界性小浆果树种,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黄酮等多种具有抗氧化性能的多酚类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改善循环、抗炎症、提高免疫力等功能,已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全世界约有余种蓝莓,多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目前,主栽品种有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等3个种类。高丛蓝莓主产于北美温带、亚热带,是目前全世界人工栽植面积最大的蓝莓种类,它又可以分为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北高丛蓝莓适宜栽植在低温休眠期稍长的北方;而南高丛蓝莓需要低温休眠的时间短,适合南方栽植;半高丛蓝莓是高丛蓝莓与矮丛蓝莓的杂交种,适宜栽植在休眠期较长、寒冷的北方。矮丛蓝莓主要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部沿海地区,以野生资源为主,适宜栽植在北方寒冷地区。兔眼蓝莓原产于北美洲亚热带地区,树势旺盛,抗逆性强,丰产,对土壤PH值的要求幅度较宽,休眠期与需水期均较短,适合中国南方地区栽培。蓝莓为喜光树种,且须栽植在排水性良好,并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PH4.2-5.5%)。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年全球及中国蓝莓行业供需格局趋势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2、世界蓝莓产业发展概况
蓝莓原产于北美,世界蓝莓野生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北美和欧洲,20世纪初开始商业化人工栽培,当前北美是世界蓝莓的主栽区,其他地区也在规模化快速发展。其中以智利和阿根廷的产量和栽培面积最大;欧洲居第三位,遍布13个国家和地区。亚洲的蓝莓种植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韩国。
3、中国蓝莓产业发展概况
(1)蓝莓种植
我国的蓝莓产业化种植开始于年,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与日本的环球贸易公司合作,在我国开展了蓝莓的产业化生产栽培工作;此外,通过技术支持和自主发展,在辽宁省沿海地区和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建立了蓝莓产业化生产基地。从年开始,辽宁、山东、黑龙江、北京、江苏、浙江、四川等地相继对蓝莓进行引种试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繁育出适应我国不同气候条件栽培的蓝莓系列品种多个,主要以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矮丛蓝莓、以及兔眼蓝莓为主。目前,我国人工种植蓝莓面积增长较快,地域分布从原有的吉林省、黑龙江扩展到山东、辽宁、江苏、贵州等地。到年,规模化种植省份达到17个,全国各地掀起种植蓝莓的热潮。
(2)蓝莓加工
我国蓝莓加工产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期,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采集野生资源用于加工果酒、饮料,之后开始引种驯化工作。蓝莓加工品的发展与其它果品相似,一方面解决了鲜果贮藏期较短、果实利用率低的问题,丰富了市场供应,延长了产品链,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营养、保健方面的需求。目前我国蓝莓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以及山东、浙江、江苏等地,企业规模较小,主要以酒类和饮料为主,一般年生产能力为0-吨。
目前,国内市场上蓝莓产品主要有果汁饮料、糖果、乳制品、烘焙食品、果酱、果酒、果冻、干果、保健品等。其中,糖果、烘焙食品、果酱、果汁饮料数量相近。
4、行业发展趋势
蓝莓作为一个新兴健康、保健果品,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功能性食品的重要性。我国蓝莓产业化生产刚刚起步,但国际、国外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国内外大型企业规模化、专业化种植与产品开发,使蓝莓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一个新型果树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蓝莓供给源增加
早期中国蓝莓及相关产品均为进口,随着蓝莓生产企业逐渐增多,市场上蓝莓产品已经转为以国内企业供应为主,从年开始,吉林、黑龙江、山东、辽宁、江苏等蓝莓主产区陆续产果,市场上鲜果供应量逐年上升。国外鲜果供给多来源于智利和阿根廷,尤其冬季进口量较多。蓝莓加工品进口源近年逐渐增多,如美国、日本、等国对蓝莓精深加工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强,产品类别不断翻新。
(2)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蓝莓鲜果从总量和品质上都有所上升,鲜果零售价格有所下降。蓝莓加工品供应量逐年上升,从超市调研中发现,较大规模超市货架上均有蓝莓相关产品销售,品种种类也逐步增加,如饮料、酒类、烘焙类、乳制品、糖果、果酱、保健品等。
(3)销售地点多元化
蓝莓产品销售在早期以高档零售商店为主,随着供给量和品种的增加,销售地点呈现多元化趋势。鲜果销售主要在大型超市、高档住宅区附近的市场、品牌专业店等,加工品以超市、专卖店、便利店、餐饮店为主,蓝莓产品已经逐渐渗透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其营养成分有了一定认知,并将其纳入食品结构中,继续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并进一步扩大销售。
(4)品牌竞争程度加剧
全国几乎所有的蓝莓种植企业都注册了各自的品牌,据统计,年有超过30个品牌在市场上销售,而实际注册的品牌超过了个,未来在鲜果市场上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中国的蓝莓市场市场需求依然强劲增长;蓝莓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种植方式,提供技术管理方案,理性种植将成为主要形式,种植面积扩张放缓;优质品种替代老品种,区域试种品种逐步清晰;产业链各环节逐渐成熟,专业化分工,将进一步提高;优质品种替代来品种,区域试种品种逐步清晰。蓝莓作为一个新兴健康、保健果品,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功能性食品的重要性。
5、行业技术水平
(1)技术现状
在蓝莓种植方面,种植技术正处于探索成长期,和美国、智利等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但由于国内种植的蓝莓的品种大部分都是开放品种,在种苗培育、定植、土壤管理、施肥技术等方面已初步形成开放的种植技术。在蓝莓产品加工领域,与国外相比,中国蓝莓加工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也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加工工艺和水平比较落后。目前,中国的蓝莓加工产品主要为蓝莓果酒、蓝莓饮料、果酱、乳制品等,这些产品已成为蓝莓食品市场的主流产品,而采用高新技术提取蓝莓中有效成分形成的深加工产品附加值高,但生产难度大,关键技术尚不成熟。
(2)技术发展趋势
在育种方面,研究开发优良种质资源,以达到区域适种性的要求;在种苗培育方面,组培苗能够保证品种纯度与抗性,且苗木生长旺盛,生产组培苗将会成为规模化育苗的发展方面;在种植方面,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等因素制定出合适的蓝莓种植技术,以实现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生产加工方面,在目前国内市场现有的蓝莓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产品种类及应用领域,不断研究探索功能成分提取技术、干燥技术,使蓝莓在保健领域、医用领域、化妆品领域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普华有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