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上班的年轻人看理想电台

 

「看理想电台」

vol.

主持人:颠颠

《坐火车上班的年轻人》

▽点击即可收听

本来照例是做个简单介绍就好,但是收到这期电台的稿子,看得很是投入,对这一位“坐火车上班的年轻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意识到,比起我的抛砖引玉,或许这一次应该把谈话直接搬上来,不然怕是不能很好地传达讲述中那种带着点幽默、带着点人生哲理还不忘走心的味道。

但以下不是完整版,欢迎点击聆听有bgm风味更佳的电台音频。

PS.有彩蛋。

颠颠:

几年前我看过一条新闻,也许你也看到过,在北京的东边有一个地方叫“燕郊”,属于河北。每天,有二三十万人从那边坐车到北京上班。

而这个坐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需要早上五点多就起床,然后排队一个小时甚至更久才能坐上一辆大巴。到达北京后,再转地铁或者公交车去公司,光花在路上的时间就将近两个半小时。

最近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我们都叫她小硕,而她就是传说中“家在燕郊,上班在北京”的其中一员。我和她说起曾经看到的那条新闻,她说经过她的试验,坐火车比坐大巴要更快体验更好,所以其实她每天都是坐火车上班的。

不知道是天生性格使然,还是因为小硕在天津读了四年大学,所以具备了一些作为非著名相声演员的基本素质。我让她和我讲讲坐火车上班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她竟然很认真地写了一些文字然后念给我听:

小硕:

火车和地铁不太一样,比起地铁,它的环境更为宽松。宽松意味着人和人的神经不像在地铁那样紧绷,它比地铁的节奏要慢,人在这里会更放松。

有次我坐在一位大哥旁边,大哥正闷头吃一袋炒面,突然问我做什么工作,买房了没,住在哪里。我一开始还不太想搭话,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着。突然这位大哥把一桶康师傅鲜虾鱼板面推到我面前,说:“你饿不饿,把这个拿去吃吧。我这边有的吃了。”

你看,我们都觉得突然问别人工作等情况挺不尊重隐私的,但其实有些情况下对方没有任何恶意。

过道上不时有工作人员推着小推车经过。来北京面试那天我就遇见一位卖蓝莓的小哥,推销话术非常精美,比如:“蓝莓好吃又好玩,吃了果肉,再把核咬开,酸酸甜甜味道好。”“原来大家只听过,没见过,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也有蓝莓吃啦。”

他不管周围乘客叫朋友,而是“我的好朋友”,“让一让,我的好朋友。”“来一包吧,我的好朋友。”

他很认真,但我的朋友看了包装告诉我,那不是蓝莓,只是蓝莓味的李果。

那天我站在列车员的门口,列车员还强行和我探讨了20分钟“绝味鸭脖是否好吃”这个问题,因为他们那里还没有分店。语气非常指点江山。

列车停之前,他站在门口,很认真地指着远处一辆车说:“呵,这车可是好车,一般人不知道。那都是很高级别的人才能坐的。”周围的上班族都在低头玩手机,没人理他。他就很沉默地望着外边。

我当然不喜欢被人随便打扰,但是我也不算讨厌这样的人。

火车站门口总有拼车的,一辆车装满三个人,司机就发车。

有一个司机给我讲过,定价要看准时机,比如说有时候两辆火车同时到站,那潜在顾客就多,定价就定成15。平时10块就行。下雨天20,学生开学30。

那天就是,除了我乘坐的这辆车,还有一趟车是从北戴河回来的,我们车上只坐了两个人,司机就决定走了。司机是这么说的,我在这儿呆了十一年,太清楚怎么回事了。因为从北戴河下来的都是一家三口,没有零散乘客了。

还是这位司机,回家的路上打开了话匣子,讲自己几年前曾经在燕郊接送过一位传销头头,头头手下有七八千人,八个qq群,有一次连续5天往返首都机场,一口气赚了元。

我会觉得时不时听听这些民间传奇也挺好玩的。毕竟这年头人要获取一些自己生活以外的经验很难,包括我在内,大多数人都是按照一个轨道平稳的运行,没有太多机会跳出去看看别人是怎么活的。

真的去传销集团卧底一次对我来说过于刺激了,但我的确好奇这个城市其他人是怎么度过每一天的。

颠颠:

我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慨:无论起的多早,这个城市里总有起的比你更早的人,清洁工、早起进货的卖菜大哥、去医院排号的患者、赶火车赶飞机的旅人等等;同样,无论睡的多晚,也总有人因为不同的原因熬着夜。

忽然想起了郝景芳《北京折叠》这本书,同在一个城市,但又生活在不同的空间。

生活在第三空间的“老刀”可以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自由穿梭,故事平铺直叙,情节平淡,其他空间个体的人并未见得残忍,也没有什么血腥的事情发生。但这种空间和时间的不平等,却真实而又残酷。

之前的节目里也有提到,我一般骑车上下班,虽然离公司近方便很多,但也付出了更高的房租代价;其他同事有的开车,有的坐地铁或者公交。

而小硕则是先坐地铁到火车东站,再从火车东站坐火车到燕郊火车站,最后还要接受拼车的考验,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对她来说,却是最普通不过的日常。

我问过她,要不要考虑在离公司稍微近些的地方租个房子,虽然要多出一些生活成本,但起码不至于让自己一天有5个小时都在通勤路上。她这样回复我——

小硕:

一是它肯定不是一个便利的方式,但也谈不上是迫于无奈的选择,毕竟有几十万人都这样生活。

我问过自己,有什么理由可以让我不得不去离公司稍微近点的地方租房子住,或者说现在的状态是不是真的给我造成了很大的不适感,答案是目前还没有,而且只要给我一小块空间,我就可以安静阅读。

还有就是,虽然往返,但我每天晚上是回到了自己家里,更多的人回到的是一间出租屋。所以我不太想说,也不希望被周围人觉得自己多不容易。

一个人活到20多岁,基本上会发现,这个世界没几个人活得很容易的。那是不是真的像网上说的“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我不知道,我觉得有些问题钱也给不出一个答案。就我每天坐火车上下班而言,除了极端天气,其他都还好,就是这样。

颠颠:

做这期的节目的时候,我正在出差的途中。火车站巨大的人流,层层的安检,不时响起的提示音让我仿佛进入了小硕描述的情景当中。一时分不清自己是在节目中,还是在现实中。

座位后面的小女孩问爸爸“我们到哪里了?”爸爸说“石家庄”。小女孩不相信似的反复问,而爸爸也不厌其烦地反复回答,“石家庄”。

我忽然像被什么东西突然击到,坐火车也好,就近租房也罢,不同的职业也好,不同的生活状态也罢,不过是我们现在选择和这个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罢了,我们拼命努力想要到达的终点,其实都一样,就是那个让自己能够安心和温暖的地方。

以上,九月见。

本节目可在以下平台搜索收听

苹果播客podcast

喜马拉雅

网易云音乐

蜻蜓FM

「看理想电台」

看理想电台是一档免费音频节目。

每周日更新1期。

常驻主播是“看理想”内部员工,为你独家揭秘——

“看理想”节目、产品背后的故事;

作者、主讲人的另一面;

制作这些节目、产品的人是一群怎样的文(xì)青(jīng)。

听完节目,我们当然更希望听到你们的声音,快留言告诉我们:

你觉得这期「看理想电台」怎么样?

你最希望在「看理想电台」听到什么?

转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ongjinghua.com/zwwh/10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