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费力直接让他看查理与巧克力工厂

 

这次分享菌给大家推荐《查理与巧克力工厂》这部奇幻且偏喜剧风格的#电影#,这部电影改编自年罗尔德·达尔的同名小说。由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蒂姆·波顿执导,约翰尼·德普、弗雷迪·海默等联袂出演主演。影片于年7月15日在美国上映。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电影海报

这部电影上映于年,所以这次分享菌也是在回顾蒂姆·波顿的黑童话系列作品时想到的这部电影,与蒂姆·波顿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这部电影颜色过度鲜艳明亮,也算是他的另类作品。

之所以说这部电影有教育孩子的意义,首先要大概说一下电影的剧情:

电影讲述了查理是一个善良的小男孩,包括查理在内的5个幸运的孩子抽中了金色的奖券,并获得参观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巧克力工厂的资格。于是几个孩子来到了这个已经15年没有人来过的古怪工厂,参加一场神秘莫测的冒险。(引自百度百科)

主角查理·巴克特,金奖券的最后获得者

主角查理·巴克特的设定是个善良的小男孩,虽然家境贫寒,但全家温馨和睦,生活的苦难并没有给他带来绝望,他热爱家里的长辈,在得到一年才能吃一次的巧克力时还分享给各位亲人,是整部电影的正能量代表。并在影片中将为人处世之道简单表现给观众。就如官方的这张图片一般,背景两边的砖块代表房子的破败,而上方的白色方块是查理父亲从牙膏工厂带回的牙膏盖子残次品,查理用残次牙膏盖建成了漂亮的工厂,给大家讲述了只要心灵美好,生活就会有快乐。而生活总是不会亏待善良的人,他获得了最后的金奖券与神秘大奖。

查理用牙膏盖子组成的工厂模型

那么正能量形象有了,肯定也得出现负能量形象了。

下图这位金奖券获得者名为奥古斯特斯·格卢普,也是第一位得到金奖券的孩子,他在片中代表的就是儿童的暴饮暴食坏习惯。图片背景中的猪头和香肠既代表了他的家庭从事的工作,又暗指他个人像猪一样只知道吃。所以他才能在短时间内吃出金奖券。

奥古斯塔斯,金奖券获得者之一

华贵的服饰,高傲的眼神都代表了作为富家子女的傲慢,不能接受任何反驳,最终想抓一只威利·旺卡的松鼠掉进了垃圾厂中。同样的小矮人唱歌羞辱一番,不过这次确实在歌声中指责了过度纵容孩子的父亲,令人深思。

浑身巧克力的奥古斯塔斯

薇露卡·索尔特来自英国白金汉郡,第二个发现金奖券的小孩。傲娇的小千金,自我心强,自己想要什么就发着脾气向父母索取,代表了儿童的任性。

薇露卡·索尔特,金奖券获得者之一

华贵的服饰,高傲的眼神都代表了作为富家子女的傲慢,不能接受任何反驳,最终想抓一只威利·旺卡的松鼠掉进了垃圾厂中。同样的小矮人唱歌羞辱一番,歌唱了她的任性所带来的的后果,不过这次确实在歌声中也指责了过度纵容孩子的父亲,令人深思。

被松鼠攻击的薇露卡

薇尔莉特·博雷加德来自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第三个发现金奖券的小孩。功利心强,对于任何事情必须要赢。

薇尔莉特·博雷加德,金奖券获得者之一

孩子要强是好事,然而过度要强让她为了所谓的成就与纪录不听劝阻吃下了设计不完善的蓝莓泡泡糖,最终自己变成了一颗大蓝莓。

变成大蓝莓的薇尔莉特

迈克·蒂维来自科罗拉多州丹佛,第四个发现金奖券的小孩。性情暴躁,自以为是,个性反派。沉迷电子游戏,大脑聪明却一直看不起别人,语言恶毒。

迈克·蒂维,金奖券获得者之一

作为最后一个被淘汰的孩子,对其他人的刻薄让他膨胀,自认为对于威利·旺卡工厂的空间传送器理解超过他人,却被传送器变小后受尽苦头。

变小的迈克·蒂维

影片通过五种不同类型的孩子做对比,让观众看到暴饮暴食、高傲任性、狂妄要强、自以为是的孩子最终会受到什么惩罚,以此来表明只有心地善良、乐于分享的乖孩子才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才能有更好的结局。

如果你想让身边的小孩子在电影中受到教育,不妨让他们看看这部电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ongjinghua.com/zwwh/13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