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真正的高手,都藏在这些菜市场里
有人说,想了解一个地方,就去逛逛当地的菜市场,那里是最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地方。没有剑却有刀,这里是城市生活中的另一片江湖。
说起菜市场,老一辈的叔叔阿姨会想起虹口三角地小菜场,这是上海最早的小菜场。
还有西摩路菜场、紫霞路菜场……而现在这些小菜场渐渐都消失了,搬进了室内,而“菜市场”三个字对于年轻人来说越来越陌生。
今天小妖就带你走进上海现在的菜市场,一起感受还留存在市井中的烟火气……
??????
泰康菜场
每一位摊主都见证上海菜场的变迁
现在的菜市场规模都不大,在老法租界小妖就找到了几家居民常逛的菜场,哪家的青菜便宜,哪家的水产新鲜,哪家的水果清甜,附近的居民都一清二楚~
菜市场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蔬菜、水果、海鲜、肉类、调料品、米面等,家里做菜用得上的食材,这边都有。
门口的东北大饼摊,和菜场的时间一样,每天三四点钟就出摊了,等到清晨居民和上班族吃早饭的时候,门口就会排起长队,大饼、葱油饼、……这家的葱油饼和上海的不太一样,还是北方的做法,但是附近的上海人也都爱。
往里走两步就是水果摊,虽然是个小铺子,但是各种时令水果和四季常驻水果在这都能找得到。苹果、梨、橘子这类的啥都有。
葡萄、冬枣、柿子、个头都超大,感受到了几万吨的甜蜜蜜!牛油果、蓝莓、柠檬这些不常吃的水果也有卖,牛油果5元一个,还不贵。
这边卖鱼的都会把鱼处理干净用葱姜腌好,就算是厨房小白,买回家放锅里一煎也能做出大厨的手艺。
里面的菜摊倒是多了一些家,菜都新鲜,价格也都在牌子上写得清清楚楚,什么菜什么价格,一对比就知道。
菜市场里面还有公平秤,小妖试了试一点不差,不过相互的信任已经让这个秤闲置很久啦。
菜摊主南汇进菜市场4年
这个卖菜的大叔是老上海人,之前在对面的马路上摆菜摊,现在也进到了这个菜场里,在这支起了摊位,也有四年了。
“这黑玉米好吃的,我是南汇的,这都是我家自己种的,每天早上5点来钟菜就送到这里了。这个小萝卜很脆哒,生吃就很好吃的。”
大叔和我讲下个月这个菜场就要关门重新装修一两个月,春节前会再开。每四年重新装一次,一个普通的菜场也要做得井井有条。
咸菜铺主两代人做铺子进菜市场10年
整个市场里就一个咸菜铺,要说咸菜,可能是喝粥吃面条的时候,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东西。咸菜摊离着水果摊很近,大叔在水果摊旁支起个桌子,没顾客的时候就坐在桌子边喝喝茶,和两边的摊主聊聊天,在闹市中还能为自己寻得一方天地。
“别看这个菜市场不大,平时也经常有外国人过来拍照的,他们就是想来感受一下中国的菜市场嘛。”一个菜市场就是一座城市微观的缩影,感受当地生活气息的方式,全世界都是通用的。
大叔喝着茶和我唠着家常,别看这个咸菜铺很小,但是也干了几十年了,“我们家做这个铺子的已经两代人了。”也是在从街边搬进菜场,这个小小的菜场让之前散落的摊铺现在都成了邻居。
修表师傅从日月光搬进来进菜市场10年
在菜市场的角落里有一家修表的店,修表的师傅之前在日月光路边摆摊修表,后来搬进来的。“以前日月光和菜市场都是做针的工厂,倒闭后一直再变,后来建成超市,07年2月才有的这个菜市场。”
这里的每一位摊主都是普通人中的一员,但是他们却见证着上海菜市场的变迁,看着老菜场的消失和新菜场的出现,看着这一轮市井中的更迭。
??????
嘉善老市
你最熟悉的就是家楼下的那个菜店
离着一公里就是嘉善老市,一路上的小菜摊也是不少。
老弄堂里都是生活,这个崇明菜场算是周围居民心中的“网红”店了,都是从崇明运过来的菜,也更新鲜一些。从清晨开始摊位就一直都是人,老板挑菜称重忙不过来~
卖糕点和面条的小窗口,路过不论是不是买糕点,都会和老板闲聊上两句家常。
菜摊主山东临沂人来沪8年
小菜铺的大哥人超逗,阿姨问他2元和3元的青菜有什么区别,大哥神秘的笑着说,“那你自己猜咯~”。买菜的阿姨和大哥说,“贵嘛就少吃点,便宜的嘛就多吃点咯。”这就是上海人的生活态度,一切都要平常心~
买菜的时候送上一小把葱炒菜用,也成了上海菜市场里的习惯。
大哥和爱人从山东临沂来上海已经8年了,每天半夜12点半就要去批发市场上菜,一直忙到下午一点钟才有功夫睡会儿觉。无论是做着哪一行,也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对面弄堂里也有一家菜铺和几家水果店,虽然没有大的综合市场,但是逛菜市场这件小事,还是超级方便的。
周围的早餐摊也都临着菜市,粢饭团、油条、豆花……常见的上海早餐种类基本都有,最好喝的咸豆浆就是你家楼下街边的咸豆浆。
上班路上拎着一个边走边吃,也是最方便不过得啦。
??????
北站菜市场
另一个摊位的老板就是我的邻里
小妖又坐车去了安庆路,听说那里之前很热闹,道路两旁都是摆摊的人。现在,这条街也变得很整洁了,而那些小摊主也搬进了附近的小菜场里。
安庆路旁的这家菜市场,算是小妖在上海少见的大一些的菜市场了~类似于大棚市场,自然光线让人想起来小时候逛的菜市场,而那种感觉好像也是很久很远的事情了。
卖菜的摊贩用小筐把菜整整齐齐的摆好,菜的名字价格也写得工工整整;
生姜都洗好去皮,最简单的食材在这里也会被最认真的对待;
比手还大的虾,吃起来也过瘾;
臭豆腐和各种豆制品这里都有,买回去炸上几块,比在外面买的吃起来更放心;
吃蟹子的季节,公母的蟹子都很肥,回去稍稍一蒸就鲜得掉眉毛!
卖肉的大哥留着两撇帅气的小胡子,抽烟的时候很凶,但是和人聊天的时候却笑得很可爱~
这里卖的东西总能满足你生活的需要,一菜一饭,就是生活。
裁缝铺主江西夫妻来沪7年
在菜摊的旁边我看到了一位正在炒菜的先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是城市中最有烟火味的地方散发出的真正的烟火气。
“我老公烧菜很好吃的!”听到这句话我转了个身,和我说话的就是背后的裁缝铺的老板娘,她一直笑着看老公炒菜,“这四周的摊主啊都知道我老公烧菜好吃,你尝一块我老公刚烧的排骨,很好吃的!”
“排骨是对面肉铺的那个人的,他看我老公烧菜好吃我们就搭伙吃饭,前一阵我们回老家两个月,他想的嘞~”当我还不认识在隔壁办公的人的时候,小菜场的摊主早已经相处成了邻里。
听说这个小菜场明年也会关门了,这边的摊主们也在寻找新的地方,希望无论搬到哪里,我还是能拿着我家的肉去吃你家烧的菜。
??????
果蔬超市
年轻人你还记得老菜场什么样吗
其实对于城市中的年轻人来说,菜市场是个很陌生的词,早上匆匆的去赶地铁上班,晚上下班的时候菜市场也基本收摊了……所以果蔬超市,算是和生活最贴近的地方了。
全年无休,10多种非现金支付方式,外卖平台也可以下单,这些都在照顾着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这边的肉类有切好打上价格码的,鱼类也都摆放整齐,独居的年轻人不好意思和小贩说只要一个苹果或一个橙子,在超市里自助购物的时候也都没关系了。
这也成为外国人买菜的一种方式,价签上标号了价格一目了然,不会担心和菜摊主交流时候出现什么沟通的问题。
这座城市的生活兼顾着老年人和年轻人,兼顾着本地人和外地人,也兼顾着中国人和外国人……
其实小妖逛了好几个菜市场发现,
最好逛的菜市场其实是
“你家门口的那一家”
关于菜市场你有什么记忆呢,
有没有你甚至会不远好几公里去的菜市场?
一起为你爱的菜场打call!
这些精彩内容由我们制造,点击可查看
阅读万+、转16万+:上海这些东西统统免费
阅读70万+、转发4万+:一封来自共享单车的求饶信
阅读60万+,转发3万+:一大波好消息让上海人爽翻
阅读40万+:上海将全面爆发!如果3年后你还在这,你将会面临
阅读10万+:下一站,松江大学城|最全上海通讯录
刚刚公布!上海这5个区被中央看上,成为全国试点!
上海:从今天起,请叫我全球顶级城市!
我们把一箱硬币放在上海街头,供路人自取,结果出乎意料...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