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生长环境 >> 蓝莓栽培200问中

蓝莓栽培200问中

 

第四章苗木繁育

72、蓝莓的繁殖方法有哪些?生产上常用哪种方法繁殖?

蓝莓的繁殖方法较多,如扦插、实生、分株等其他方法均可采用。目前,我国栽培的蓝莓在生产上通常以扦插繁殖方法为主,其他方法如种子育苗,根状茎扦插、分株等也有应用。近年来,通过种植者的不断努力,对组织培养等手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各地探索出了一种能够较为简单的蓝莓繁殖方法,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方法已应用于生产。这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蓝莓生产提供了大量无毒苗木,也逐渐成为今后蓝莓优质苗木生产的方向。

73、扦插繁殖有几种?

用蓝莓的枝条扦插繁殖已有很长的历史,并用一套成熟的经验。蓝莓扦插繁殖因种而异,高丛蓝莓主要采用硬枝扦插,兔眼蓝莓采用绿枝扦插,矮丛蓝莓绿枝扦插和硬枝扦插均可。

74、硬枝扦插应用于哪些类型?

主要应用于高丛蓝莓。但因品种不同,生根难易不同。蓝线、卢贝尔、泽西硬枝扦插生根容易,而蓝丰生根则困难。

75、硬枝扦插应怎样选择插条?

插条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树上剪取。宜选择枝条硬度大、成熟度良好且健康的枝条,尽量避免选择徒长枝,髓部大的枝条和冬季发生冻害的枝条。若在果园中有病毒病害发生,取插条树离病树至少应在px以上。扦插枝条最好为1年生的营养枝。如果插条不足可以选择1年生花芽枝,扦插时应将花芽抹去。但是,花芽枝生根率往往较低,而且根系质量差。插条位于枝条上的部位对生根率影响也很显著,枝条的基部作为插条,无论是营养枝还是花芽枝,生根率都明显高于上部枝条作为插条。因此,应尽量选择枝条的中下部位进行扦插。

76、剪取插条的时间怎样确定?

育苗数量小时,剪取插条在春季萌芽前(一般3~4月)进行,随剪随插,可以省去插条贮存。但大量育苗时需提前剪取插条,一般枝条萌发需要~小时的冷温,因此,剪取的时间应确保枝条已有足够的冷温积累。一般来说,2月份比较合适。

77、插条应怎样贮存?

插条剪取后每50~根一捆,埋入锯末、苔藓或河沙中,温度控制在2~8℃之间、湿度50%~60%。低温贮存可以促进生根。

78、扦插前插条需要怎样准备?

削插条工具要锋利,切口要平滑。插条的长度一般为8~px。上部切口为平切,下部切口为斜切。下切口正好位于芽下,这样可提高生根率。插条切完后每50~根一捆,暂时用湿河沙等埋藏。

79、扦插应选择何种基质?

河沙、锯末、草炭、腐苔藓等均可作为扦插基质。但用河沙和锯末作扦插基质生根后需进行移栽,比较费工而且影响苗木发育。比较理想的扦插基质为腐苔藓和草炭与河沙(1:1)的混合基质。

80、扦插床怎样准备?

扦插可以在田间直接进行,扦插基质铺成1m宽、px厚的床,长度根据需要而定。但这种方法由于气温和地温低,生根率较低。

应用最多而且比较廉价的是木制结构的架床。用木板制成约2m长、1m宽、px高的木箱,木箱底部钉有0.3~12.5px筛眼的硬板。木箱用圆木架离地面。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增加基质温度,提高生根率。

扦插后,扦插床或扦插箱可以直接设在地中,有条件时最好设置拱棚,拱棚塑料以无颜色塑料为好。设置拱棚时注意温度控制,在5~6月份棚内温度过高时,应进行遮阴,及时放风降温。

81、扦插的操作过程?

一切准备就绪后,将基质浇透水保证湿度但不积水。然后将插条垂直插入基质中,只露一个顶芽。距离按5×px。扦插不要过密,过密一是造成生根后苗木发育不良,二是容易引起细菌侵染,使插条或苗木腐烂。高丛蓝莓硬枝扦插时,一般不需要用生根剂处理,许多生根剂对硬枝扦插生根作用很小或没有作用。

82、扦插后如何管理?

扦插后应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度,但应避免浇水过多或浇水过少。在阳光下放置时间过长,水温较高时应等水温放凉之后再浇,以免伤苗。水分管理最关键的时期是5月初至6月末,此时叶片已展开,但插条尚未生根,水分不足容易造成插条死亡。当顶端叶片开始转绿时,标志着插条已开始生根。

扦插前基质中不要施任何肥料,扦插后在生根以前也不要施肥。插条生根以后开始施入肥料,以促进苗木生长。施肥应以液态施入,用13-26-13或15-30-4完全肥料,浓度约为3%,每周1次,每次施肥后喷水,将叶面上的肥料冲洗掉,以免伤害叶片。

生根的苗木一般在苗床上越冬,也可以于9月份进行移栽抚育,如果生根苗在苗床越冬,在入冬前苗床两边应培土。

生根育苗期间主要采用通风和去病株方法来控制病害。大棚或温室育苗要及时通风,以减少真菌病害和降低温度。

83、绿枝扦插应用于哪些类型?

绿枝扦插主要应用于兔眼蓝莓、矮从蓝莓和高丛蓝莓中硬枝扦插生根困难的品种,这种方法相对于硬枝扦插要求条件严格,且由于扦插时间晚,入冬前苗木生长较弱,因而容易造成越冬伤害。但绿枝扦插生根容易,可以作为硬枝扦插的一个补充。

84、剪取插条的时间怎样确定?

剪取插条是在生长季进行,由于栽培区域气候条件的差异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从枝条的发育来判断。比较合适的时期是在果实刚成熟期,此时产生二次枝的侧芽刚刚萌发。另外的一个判断标志是新梢的黑点期,此时新梢处于暂时停长阶段。在以上时期剪取插条生根率可达80%~%,过了此期后剪取插条生根率大大下降。

在新梢停止生长前约1个月剪取未停止生长的春梢进行扦插不但生根率高,而且比夏季剪插条多1个月的生长时间,一般到6月末即已生根。用未停止生长的春梢扦插,新梢上尚未形成花芽原始体,第二年不能开花,有利于苗木质量的提高。而夏季停止生长时剪取插条,花芽原始体已经形成,往往造成第二年开花,不利于苗木生长。因此,当春梢一形成时即可剪取插条。

插条剪取后立即放入清水中,避免捆绑、挤压、揉搓。

85、插条需要哪些准备工作?

插条长度因品种而异,一般至少留4~6片叶,插条充足时可留长些,如果插条不足可以采用单芽或双芽繁殖,但以双芽较为适宜,留双芽既可提高生根率,又可节省材料(表4-2)。扦插时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可以去掉插条下部1-2片叶。枝条下部插入基质,枝段上的叶片去掉,有利于扦插操作。但去叶过多影响生根率和生根后苗木发育(表4-3)。

同一新梢不同部位作为插条生根率不同,基部作插条生根率比中上部低。

86、生根促进物质在绿枝扦插中有何作用?

蓝莓绿枝扦插时用药剂处理可大大提高生根率。常用的药剂有萘乙酸、吲哚丁酸及生根粉。采用速蘸处理,浓度为萘乙酸~mg/L、吲哚丁酸~mg/L、生根粉mg/L可有效促进生根。

87、扦插基质怎样选择?

在美国蓝莓产区,最常用的扦插基质是草炭:河沙(1:1)或草炭:珍珠炭(1:1),也可单纯用草炭扦插。我国蓝莓育苗中采用的最理想的基质为草炭。草炭作为扦插基质有很多优点,草炭疏松,通气好,而且为酸性,营养比较全,作为扦插基质时由于酸性,可抑制大部分真菌。扦插生根后根系发育好,苗木生长快。另外,土壤中的土著菌根真菌对生根和苗木生长也有益处。利用河沙、珍珠炭、锯末等混合基质生根率低,而且生根过程中易受到真菌侵染,苗木易腐烂,生根后由于基质营养不足、PH值偏高等问题,苗木生长较差。利用锯末、河沙作基质生根率较高,但生根后需要移苗,比较费工,而且移苗过程中容易伤根,造成苗木生长较弱。

88、苗床需要做哪些准备?

苗床设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在地上平铺厚px、宽1m的苗床,苗床两边用木板或砖挡住,也可用育苗塑料盘,装满基质。扦插前将基质浇透水。

在温室或大棚内最好装置全封闭弥雾设备,如果没有弥雾设备,则需在苗床上扣高12.5px的小拱棚,以确保空气湿度。

如果有全日光弥雾装置,绿枝扦插育苗可直接在田间进行。

89、扦插的操作技术及插后如何管理?

苗床及插条准备好后,将插条用生根药剂速蘸处理,然后垂直插入基质中,间距以5×px为宜,扦插深度为2~3个节位。

插后管理的关键是温度和湿度控制。最理想的是利用自动喷雾装置,利用弥雾调节湿度和温度。温度应控制在22~27℃之间,最佳温度为24℃。

如果是在棚内设置小拱棚,需人工控制温度,为了避免小拱棚内温度过高,需要用竹帘半遮阴。生根前需每天检查小拱棚内温度和湿度,尤其是中午,需要打开小拱棚通风降温,避免温度过高而造成死亡。当生根之后,小拱棚撤去,此时浇水次数也适当减少。

及时检查苗木是否有真菌侵染,发现时将腐烂苗拔除,并喷倍多菌灵杀菌,控制真菌扩散。

90、促进绿枝扦插苗生长有哪些技术要点?

扦插苗生根后(一般6~8周),开始施肥,施入完全肥料,溶于水中以液态浇入苗床,浓度为3%~5%,每周施入1次。

绿枝扦插一般在6~7月进行,生根后到入冬前只有1~2个月的生长时间。入冬前,在苗木尚未停止生长时,为温室加温,利用冬季促进生长。温室内的温度白天控制在24℃,晚上不低于16℃。

91、扦插后的移栽怎样操作?

当年生长快的品种可于7月末将幼苗移栽到营养钵中,营养土按马粪:草炭、园田土;1:1:1比例配制,并加入硫黄粉g/m3。

92、扦插苗如何进行人工抚育?

经硬枝或绿枝扦插的生根苗,于第二年春移栽进行人工抚育。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营养钵。栽植营养钵可以是草炭钵、粘土钵和塑料钵,但以草炭钵最好,苗木生长高度和分枝数量都高。营养钵大小要适当,一般以12~px口径较好。营养钵内基质用草炭(或腐苔藓)与河沙或珍珠炭按1:1混合配制。苗木抚育1年后再定植。第二年苗圃管理以培育大苗壮苗为目的,注意以下环节:①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②适当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促进苗木生长健壮;③及时除草;④注意防治红蜘蛛、蚜虫以及其它食叶害虫;⑤8月下旬以后控制肥水、促进枝条成熟

93、组织培养技术的操作技术要点?

(1)田间取材生长季节选择生长健壮的半木质化的新梢。最好将外植体取材苗木盆栽于日光温室中,每年的3-5月取材。

(2)接种将材料适当分割,在超净工作台上用0.1%升汞灭菌6—10分钟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接入到培养基中。

(3)诱导培养用改良WPM培养基,温度20-30℃,光照12hr,30天后可长出新枝。

(4)继代培养对已建立的无菌培养物,进行继代培养,每40--50天一代,以达到育苗数量上的要求。温度20--30℃,光照-LX,12—16hr

(5)炼苗将准备移栽的瓶苗,放在强光下,并逐渐打开瓶口,使之适应外界条件。一般需7-15天时间。

(6)移栽将苗从瓶中取出,去掉基部的培养基然后在大棚内插到苗盘上。正常情况下,一个月后即可成活。

(7)日光温室促成育苗:

于9越-11月,将组培室瓶内幼枝出瓶,剪成5-px枝段,用-ppmIAA或生根粉速蘸,扦插在基质中,空气湿度90%,温度控制在20-28C。用生物灯补充光照16hr,以防短日照苗木休眠。优点:相对春季5-6月份而言,9-11月份日光温室内温度温和,容易控制,生根率可达90%上。

在扦插生根前30天内不施肥,生根后,每周喷施1-5%浓度二铵一次,一直到翌年的三月份,停止施肥。

5月中旬,随着气温升高,温室逐渐放风炼苗,约20-30天,全部打开。此时,幼苗高度约20-px,3-5个分枝。

6月中旬,将苗木移栽到12-px口径营养钵中,露地抚育。营养基质按照与原图:草炭:有机肥=1:1:1,加入硫粉2kg/立方米。到秋季即可培育成大苗,即可定植。

(8)幼枝催吊生根

如果繁殖的幼枝需要远途运输或暂时不能扦插时,则可采用室内吊挂催根方法。即用盛冰淇淋用的px×px×px的塑料食品盒(透明)。剪宽25px、长px的滤纸条,吸足IBA溶液px/L后平铺与桌面,然后每隔2~62.5px摆好的幼枝上,然后卷成小卷儿,立放于塑料盒中,每盒放8~10卷,共个幼枝,盒底加入2~3ml10mg/L的IBA溶液,盖好盖,保持湿度。用普通地膜作成长筒,两头扎住,然后把盒放入,每筒叠放8~10盒,吊挂于室内光照好的地方,一般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在冬季组培增殖幼枝,无温室条件扦插时,可采用此种方法促进生根。

94、蓝莓还有其他哪些繁殖方法

(1)根插

适应于矮丛蓝莓。即于春季萌芽前挖取根状茎,剪成px长的根段,育苗床或盘中先铺一层基质,然后平摆根段,间距px,然后再铺一层厚2~75px的基质,根状茎上不定芽萌发后即可成为一株幼苗。

(2)分株

适应于矮丛蓝莓。许多矮丛蓝莓品种如“美登”、“斯卫克”根状茎每年可从母株向外行走px以上,根状茎上的不定芽萌发出枝条后长出地面,将其与母株切断即可成为一株新苗。

(3)种子繁殖

这种方法常用于育种中,对某些保守性的品种如矮丛蓝莓品种,当苗木不足时可采用种子繁殖。采种要采完全成熟的果实。采种后可以即刻在田间播种,也可贮存在-23℃低温下完成后熟后再播种,采用变温处理(4天1℃低温,4天21℃高温)32天后可有效提高萌芽率。用mg/L的赤霉素处理也可打破种子休眠。

(4)嫁接

嫁接繁殖常用于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方法主要是芽接,嫁接的时期是在木栓形成层活动旺盛,树皮容易剥离时期。其方法与其他果树芽接基本一致。

利用兔眼蓝莓作砧木嫁接高丛蓝莓,可以在不适于高丛蓝莓栽培的土壤上(如山地、PH值较高土壤)栽培高丛蓝莓。

第五章果园建立

95、栽培蓝莓选择土壤类型的标准是什么?

栽培蓝莓选择土壤类型的标准是:坡度不超过10%;土壤PH值4.0~5.5,最好4.3~4.8;土壤有机质含量8%~12%,至少不低于5%;土壤疏松,排水性能好,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如果当地年降雨量少时,需要有充足的水源。

96、蓝莓栽植地的气候条件应注意什么?

气候条件本着适地适栽的原则,栽植适应当地气候的种类和品种。北方寒冷地区栽培蓝莓时主要考虑抗寒性和霜害俩个因素。冬季少雪,风大干旱地区不适宜发展蓝莓,即使在长白山区冬季雪大地区也应考虑选择小气候条件好的地区栽培,晚霜频繁地区,如四面环山的山谷栽培蓝莓时容易遭受花期霜害,应尽量避免。

97、栽植蓝莓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园地选择好后,在定植前一年深翻并结合压绿肥,如果杂草较多,可提前一年喷除草剂杀死杂草。土壤深翻深度以20~px为宜,深翻熟化后平整土地,清除石块、草根、硬木块等。在水湿地潜育土这类土壤上,应首先清林,包括乔木及小灌木等,然后才能深翻。

在草甸沼泽地和水湿地潜育土壤上,应设置排水沟,整好地后进行台田,台面高25~px、宽为1m;在台面中间定植一行。

如果土壤PH值较高,需要施S粉调节时,应在定植前一年结合深翻和整地同时进行。蓝莓定植后生长寿命可达年,所以定植前的整地工作应认真准备。

98、土壤PH值过高时怎样调节?

土壤PH值过高是限制蓝莓栽培范围扩大的主要因素。由于PH值过高,常造成蓝莓缺Fe失绿,生长不良,产量降低甚至植株死亡,这类土壤需要改良。当土壤PH值>5.5时,就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土壤PH值。最常用的方法是土壤施S粉或(Al)2(SO4)3

施入硫磺粉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壤pH值,随着施S量的增加,土壤pH值降低,而且,施S后1个月土壤pH值迅速降低,第二年仍可保持较低的水平。施入1kg/m3、1.5kg/m3和2.0kg/m3的处理,半年后土壤pH值分别为5.08、4.48和4.21,基本能稳定在4.0-5.0范围内,从图5-1中也可看出,当施S量超过2kg/m3达到2.5kg/m3时,土壤pH值可降到4.0以下,施S量超过达到3.0kg/m3时,pH可降至3.0,超出了适宜蓝莓生长的pH值范围,不利于蓝莓的生长,随着土壤施硫量的增加,土壤pH值并不是呈梯度下降的,近中性的土壤中加入1kg/m3的硫磺粉时,土壤pH值约下降2个pH单位,而加入2kg/m3的硫磺粉时pH约下降2.7-3个单位。

施入S粉时要在定植前一年结合整地进行。将S粉按所计算施用量均匀撒入地中,深翻后混匀。施S粉要全园施用,不要只施在定植带上。根据对我国长白山区暗棕色森林土壤的研究,将暗棕色森林土土壤PH值由原来的5.9降至5.0以下,每公顷需施用S粉约kg(表5-3),其效果可维持3年以上,而且施S粉之后可以有效的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单果重和产量。不同的土壤类型施用S粉的用量不同,关于施S粉量的计算表列于表5-4,供应用时参考。

除了用S粉调节土壤PH值外,土壤中掺入酸性草炭也可有效地降低土壤PH值,如果草炭与S粉混合使用效果则更佳。

99、土壤PH值过低时怎样调节?

当土壤PH值低于4.0时,由于重金属元素供应过量,造成重金属中毒,使蓝莓生长不良,产量降低,甚至死亡。此时需要采取措施增加土壤PH值,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施用石灰。当蓝莓在PH值为3.3的土壤上栽培时,施用石灰8t/ha可使产量提高20%,而当PH值为4.8时,增施石灰则对产量提高没有作用。石灰的施用也应在定植前一年进行。施用量根据土壤类型及PH值而定。

、怎样改善土壤结构及增加有机质?

当土壤有机质含量<5%时及土壤粘重板结时,需要掺入有机物或河沙等改良。掺入河沙虽然能改善土壤结构,疏松土壤,但不能降低土壤PH值,而且使土壤肥力下降。因此最好是掺入有机物质。最理想的有机物是腐苔藓和草炭,土壤掺入后不仅增加土壤有机质,而且还具有降低PH值的作用。此外烂树皮,锯末及有机肥也可作为改善土壤结构掺入物。应用烂树皮和锯末时以松树材料为佳,并且配以S粉混合施用。

土壤中掺入有机物可在定植时结合挖定植穴同时进行,一般按园土:有机物=1:1比例混匀填入定植穴。土壤掺入有机物可以防止土壤温度剧变,降低PH值,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菌根真菌发育,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土壤掺入有机物在蓝莓栽培中已作为一种常规措施而广泛应用。

、蓝莓可在什么时间定植?

春季和秋季定植均可,其中以秋季定植成活率高。若春季越早越好。

、怎样挖定植穴?

定植前挖好定植穴。定植穴大小因种类而异,兔眼蓝莓应大些,一般1.3×1.3×0.5m;半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可适当缩小。定植穴挖好后,将园土与掺入有机物混匀填回。定植前进行土壤测试,如缺少某些元素如P、K则将肥料一同施入。

、不同类型蓝莓的株行距怎样确定?

兔眼蓝莓常用株行距为2m×4m、至少不少于1.5m×3m,高丛蓝莓株行距为0.6m~1.5m×3m,半高丛蓝莓常用1.2m×2m,矮丛蓝莓采用0.5m~1m×1m。高丛蓝莓常用株行距及每公顷需苗木列于表5-6

、栽植蓝莓时需要配置授粉树吗?

高丛蓝莓、兔眼蓝莓需要配置授粉树,有些品种自花不实,必须配置授粉树。蓝莓配置授粉树后可以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提高产量和品质(表5-7)。矮丛蓝莓品种一般可以单品种建园。授粉树配置方式可采用1:1式或2:1式。1:1式即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每隔1行或2行等量栽植。2:1式即主栽品种每隔2行定植1行授粉树。

、定植怎样操作?

定植苗龄最好是生根后抚育2~3年生大苗,1年生生根苗也可定植,但成活率低,定植后需要精细管理。定植时将苗木从营养钵中取出,在定植穴上挖px×px小坑,填入一些酸性草炭,然后将苗栽入,栽植深度以覆盖原来苗木土团75px为宜。定植完后,埋好土,轻轻踏实。有条件时要浇透水。但我国长白山区春秋土壤水分充足,定植后不浇水成活率也很好。

第六章土肥水管理技术

、土壤管理对蓝莓生长的重要性?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要求土壤疏松、多孔、通气良好。土壤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创造根系发育良好的土壤条件。

、清耕法怎样操作?

在沙土上栽培高丛蓝莓采用清耕法进行土壤管理。清耕可有效控制杂草与树体之间的竞争,促进树体发育,尤其是在幼树期,清耕尤为必要。清耕的深度以5~px为宜,浅耕使耕层下土壤板结,限制根系发育,而深耕使下层土层疏松,促进根系向深度和广度发育。但是清耕不宜过深。因此,用于蓝莓耕作的工具其高度一般不超过px。另外一方面,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过分深耕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造成根系伤害。

清耕的时间从早春到8月份都可进行,入秋后不宜清耕,秋天清耕对蓝莓越冬不利。

、台田法有什么优缺点?

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的土壤(如草甸、沼泽地、水湿地)栽培蓝莓时需要进行台田。台田后,台面通气状况改善,而台沟则积水,这样既可以保证土壤水分供应又可避免积水造成

树体发育不良。但是台田之后,台面耕作、除草不利于机械操作,而需人工完成。

、生草法的优缺点?

生草法的土壤管理在蓝莓栽培中也有应用,主要是行间生草,而行内用除草剂控制杂草。生草法管理可获得清耕法一样的产量效果。与清耕法相比,生草法具有明显保持土壤湿度的功能,适用于干旱土壤和粘重土壤。采用生草法,杂草每年腐烂积累于地表,形成一层覆盖物。生草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利于果园工作和机械行走,缺点是对控制蓝莓僵果病不利。

、土壤覆盖对蓝莓生长有什么作用?

蓝莓要求酸性土壤和较低地势的条件,当土壤干旱、PH值高、有机质含量不足时,就必须采取措施调节上层土壤的水分、PH值等。除了土壤掺入有机物外,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是土壤覆盖技术。土壤覆盖的主要功能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降低土壤PH值,控制杂草等。矮丛蓝莓土壤覆盖5~px锯末,在3年内产量可提高30%,单果重增加50%。土壤覆盖物应用最多的是锯末,尤以容易腐解的软木锯末为佳。土壤覆盖锯末后,蓝莓根系在腐解的锯末层中发育良好,使根系向广度扩展,扩大养分与水分吸收面,从而促进蓝莓生长和提高产量。用腐解好的烂锯末比未腐解的新锯末效果好且发挥效果迅速,腐解的锯末可以很快降低土壤PH值。土壤覆盖如果结合土壤改良掺入草炭效果会更加明显。

、可以选择哪些土壤覆盖材料?

覆盖锯末在苗木定植后即可进行,将锯末均匀覆盖在床面,宽度1m、厚度10~px,以后每年再覆盖62.5px厚以保持原有厚度。如果应用未腐解的新锯末,需增施50%的氮肥。已腐解好的锯末,氮肥用量应减少。

除了锯末之外,树皮或烂树皮作土壤覆盖物可获得与锯末同样的效果。其他有机物如稻草、树叶也可作土壤覆盖物,但效果不如锯末。应用稻草和树叶覆盖时需同时增大氮肥的施用量。在清耕时(NH4)2SO4用量为kg/ha,而覆盖稻草和树叶时(NH4)2SO4用量为kg/ha,分2次施入,间隔期为6周。如果应用粪肥或圈肥效果不如锯末,而且还有增加土壤PH值的副作用。

应用黑塑料膜进行土壤覆盖效果比单纯覆盖锯末好。应用黑塑料膜覆盖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控制杂草,提高地温。如果覆盖锯末与黑地膜同时进行效果会更好。但覆盖黑地膜塑料膜时如果同时施肥,会引起树体灼伤。所以在生产上,首先施用kg/ha10-10-10完全肥料,待肥料经过2年分解后,再覆盖黑塑料膜。黑塑料膜覆盖的缺点是不能施肥,灌水不便,而且每隔2~3年需重新覆盖并清除田间碎片。所以黑塑料膜覆盖最好是在有滴灌设施的果园应用,尤其适应于幼年果园。

、蓝莓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如何?

适当的土壤水分是蓝莓生长所必需的,水分不足将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发育和产量。从萌芽至落叶,蓝莓所需的水分相当于每周降水量平均为25mm,从坐果到果实采收为40mm。

沙土的土壤湿度小,持水力低,需配置灌水设施以满足蓝莓水分需要。

、常用的灌水方法有哪些?

沟灌、喷灌、滴灌和依赖土壤水位保持土壤水分的下层土壤灌溉方式。

、怎样确定灌水的时间?

灌水必须在植株出现萎蔫以前进行。灌水的确定应视土壤类型而定,沙土持水力强,容易干旱,需经常检查并灌水,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持水力强,灌水可适当减少,但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黑色的腐殖土有时看来似乎是湿润的,但实际上已经干旱,易引起判断失误,需要特别注意。

、可以根据田间经验确定灌水与否吗?

判断灌水与否可根据田间经验判断进行,用土铲取一定深度土样,然后放入手中进行挤压,如果土壤出水则证明水分合适,如果挤压不出水,则说明已经干旱。取样的土壤中的土球如果挤压容易破碎,说明已经干旱。根据生长季内每月的降水量与蓝莓生长所需降水也可作出粗略判断。当降雨量低于正常降雨量2.5~5mm时,即可能引起蓝莓干旱,需要灌水。

比较准确的方法是测定土壤含水量或土壤湿度,也可测定土壤电导率或电阻进行判断。测定土壤方法比较简单,而且准确。从田间取15~1px深土壤样品,接通电阻计,当土壤失水干旱时电阻值升高。

、喷灌的优缺点?

固定或移动的喷灌系统是蓝莓灌水常用的方法。喷灌的特点是可以防止霜害或减轻霜害。在新建果园中,新植苗木尚未发育,吸收能力差,最适采用喷灌方法。在美国蓝莓大面积产区,常采用高压喷枪进行喷灌。

、滴灌和微喷灌的优缺点?

滴灌和微喷灌方法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多。这两种灌水方式投资中等,但供水时间长,水分利用率高。供应的水分直接供给每一树体,水分流失少,蒸发少,供水均匀一致,而且一经开通可在生长季长期供应。它所需的机械动力小,很适应于小面积栽培或庭院栽培使用。与其他方法相比,滴灌和微喷灌能更好地保持土壤湿度,不致出现干旱或水分供应过量情况。因此,它比其他灌水方法能明显增加产量及单果重。

利用滴灌和微喷灌时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滴头或喷头应在树体两边都有,确保整个根系都能获得水分,如果只在一边滴水则会使树冠及根系发育两边不一致,从而影响产量。二是水分需净化处理,避免堵塞。

、遮荫应如何操作?

树行上方拉置遮阳网是近几年来智利广泛应用推广的一项实用技术。遮阳网一般设在树行的正上方,另外一种是设在行间的正上方(使树体接受更多的光照)。遮阳网的功能非常明显,功能也是多样的。

、遮荫对蓝莓生长的作用?

①延迟成熟:这是遮阳网(开花期设置)最重要的一项功能,一般可使果实成熟期延迟7天以上,尤其对于晚熟品种来讲,可延长鲜果供应期。

②分散成熟:遮阳网可使果实成熟过程延缓,同一树体和果穗上的果实成熟分散,对分期分批采收有利。

③增强树体生长势,增大果个,增加果实硬度,增加果实的耐贮运能力。

④具有防霜功能。

、蓝莓的营养特点?

蓝莓属典型的嫌钙植物,它对钙有迅速吸收与积累的能力,当在钙质土壤栽培时,由于钙吸收多,往往导致缺铁失绿。从整个树体营养水平分析,蓝莓属于寡营养植物,与其他种类果树相比,树体内氮、磷、钾、钙、镁含量很低。由于这一特点,过多施肥往往导致肥料过量而引起树体伤害。蓝莓属喜铵态氮果树,它对土壤中铵态氮比硝态氮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蓝莓对氮肥的施肥反应?

蓝莓对施氮肥的反应因土壤类型及土壤肥力而异。对高丛蓝莓,连续7年对土壤施入氮肥(从34kgN/ha到kgN/ha),在前5年对产量没有影响,而后2年却降低了产量。在我国长白山区暗棕色森林土壤上栽培的“美登”蓝莓,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逐渐降低,百果重降低,果实成熟期推迟,而且越冬抽条严重(表6-7)。

因此,当土壤肥力较高时,施氮肥对蓝莓增产无效,且有害,施氮量过多时甚至造成植株死亡。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蓝莓都不施氮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在北方试验站,施氮肥降低产量,而在肯卡斯农场却明显地增加了产量(表6-8)。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蓝莓需要增施氮肥:

(1)土壤肥力差、有机含量较低的沙土和矿质土壤栽培蓝莓。

(2)栽培蓝莓多年,土壤肥力下降时。

(3)土壤PH值较高(>5.5)。

总分2次施入:萌芽前施入1/2,4周以后再施入1/2,一次施入。

、蓝莓对磷肥的施肥反应?

水湿地潜育土类型的土壤往往缺磷,增施磷肥效果显著,蓝莓增施磷肥可以促进树体生长,明显增加产量。但当土壤中磷含量较高时,增施磷肥不仅不能提高产量而且延迟果实成熟。一般当土壤中含速效磷低于6mg/kg时,就需增施磷肥15~45P2O5kg/ha。

、蓝莓对钾肥的施肥反应?

钾肥对蓝莓增产效果显著,增施钾肥不仅可以提高蓝莓产量而且提早成熟,提高品质,增强抗寒性。但钾肥过量对产量的增加没有作用,而且使果实变小,越冬受害严重,导致缺镁症等情况发生。在大多数栽培蓝莓的浆果地土壤上,适宜的钾施用量为40K2Okg/ha。

、应施用哪些种类的肥料?

蓝莓施肥中,施用完全肥料比单纯肥料效果要好得多。施用完全肥料比施用单纯肥料产量可提高40%。在兔眼蓝莓上单纯施用氮肥6年使产量下降40%。在我国长白山区暗棕色森林土壤上施入NP、NPK肥料增加了产量和百果重,而单纯施入氮肥降低了产量和百果重(表6-7)。因此,蓝莓施肥中应以施用完全肥为主。

蓝莓对铵态N容易吸收,而硝态N不仅不易吸收,且对蓝莓生长产生不良影响。铵态N肥在蓝莓上最为推荐的是(NH4)2SO4。土壤施入(NH4)2SO4B不仅供应蓝莓铵态N,而且具有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在PH值较高的矿质土壤和钙质土壤上尤其适用。

、施肥方式与时期怎样确定?

蓝莓施肥以撒施为主,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可采用沟施,但深度要适宜,一般10~px。土壤施肥的时期一般是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如果分次施入,则在萌芽后,进行第二次。

蓝莓施肥分两次以上施入比一次施入能明显增加产量和单果重,值得推荐。分次一般分为两次,萌芽前施入总量的1/2,萌芽后再施入1/2,两次间间隔4~6周。

、施肥量怎样确定?

蓝莓对施肥反应敏感,过量施肥容易造成产量降低,生长受抑制,植株受害甚至死亡。因此,施肥量的确是必须慎重,不能凭经验确定,而要视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来确定。

、肥料比例怎样确定?

蓝莓施肥的肥料比例大多数趋向于1-1-1,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上,N肥用量应减少,肥料比例以1-2-3或1-3-4,而在矿质土壤上,P,K含量高,肥料比例以1-1-1为宜,或者采用2-1-1。

蓝莓施肥种类和比例的确定可按以下原则进行:

(1)酸性肥料N-P-K(14-8-8),以(NH4)2SO4,作N源,当土壤PH值>5.2时用此配方。

(2)非酸性肥料N-P-K(18-10-10),以尿素作N源,当土壤PH值<5.2时用此配方。

蓝莓土壤施肥的肥料比例、用量及时间见表6-9,可供生产参考使用。微量元素除了叶面喷施外,也可土壤施肥,见表6-10。

、缺铁失绿表现为哪些?

缺铁失绿是蓝莓常发生的一种营养失调症,其主要症状是叶脉间失绿。开始出现症状是叶脉间失绿,但叶脉保持绿色,症状严重时叶脉也失绿,其中新梢顶部叶片表现症状早且严重。引起缺铁失绿的主要原因有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石灰含量高,土壤PH值过高,土壤中Ca2+含量过高等。缺铁失绿的矫治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施用酸性肥料(NH4)2SO4,若结合土壤改良同时掺入草炭效果更好。叶片喷施Fe2SO4只能暂时使叶片恢复绿色,而且Fe2SO4在叶片中很难扩散,施用后只出现斑状恢复。叶面喷施螯合铁效果较好,30天内叶片转绿,且第二年仍然有效。

、缺镁时表现哪些症状?

其症状是浆果成熟期叶缘和叶脉间失绿,主要出现在生长迅速的新梢和老叶上,以后失绿部位变黄、变橘黄色,最后呈红色。缺铁失绿症可用MgO来矫治,施用量为22.4kg/ha。

、缺硼时表现哪些症状?

其症状是芽非正常开绽,萌发后几周顶芽枯萎,变暗棕色,最后顶端枯死,引起缺硼症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水分不足,可以通过叶面喷硼来矫治。

以上是3种田间条件下常发生的缺素症状,其他元素的缺素症状及其矫治方法列于表6-13,供检索参考。

、导致蓝莓矿质元素缺乏的因素有哪些?

导致蓝莓矿质元素缺乏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1)土壤水分含量不足或分布不均。

(2)土壤排水不良,虫害,肥料伤害,病害和土壤板结而引起根系发育不良。

(3)土壤中铵态氮含量不足。

(4)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可以看出,土壤理化性状是导致矿质元素营养缺乏的主要原因,在蓝莓栽培时,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条件,不仅促进蓝莓的生长结果,而且可以避免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而引起的各种营养失调症。

、叶分析技术有什么优点?

利用叶分析进行蓝莓树体营养诊断有准确、迅速的特点。根据叶分析的结果可以制定施肥方案,避免盲目性。但在叶分析的同时应该进行土壤分析,以便找出营养失调的原因,叶分析结果能否正确反映树体营养状况关键在于取样的方法,包括取样的时期及取样的部位。下面是蓝莓叶分析的程序:

、应用叶分析技术时怎样确定取样时期?

在果实采收前到采收后1~2周内进行,过早或过晚都不能准确反映树体营养水平。

选株在一片果园内,每一品种选择至少10株树,可采用Z型或对角线法选株,使所选株能代表整个果园情况。所选树树龄、所处的土壤的肥力、地势应一致。如果一片果园地势肥力变化较大,应分别选树取样。

取样在结果枝上选从顶部第4~6片生长成熟的叶片,每株树按方位均匀取5片叶,共50片叶组成一个样本。病虫叶、机械损伤叶应避免。如果叶片出现缺素现象,应单独取样。

、取样后的样品怎样处理?

叶片采完后,先在0.1%中性洗涤剂中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再用无离子水冲洗至少两次,在70~80℃烘箱中烘干。在田间条件下,可用尼龙网袋装叶片,悬挂于通风处阴干。注意每一样品要写好标签、注明操作人员姓名、样品品种。在取样时,应调查产量、植株生长状况、果园施肥及农药应用情况。

、怎样进行样品分析?

样品烘干后,送到指定的测试分析中心分析。

叶分析的同时要进行土壤理化性状分析,包括土壤结构,PH值,有机质含量及速效养分含量。

、如何利用叶分析技术进行营养诊断?

根据叶分析标准、叶分析的结果、土壤分析结果及果园管理状况,对果园树体营养盈亏做出判断,制定施肥方案。

、蓝莓的叶分析标准值是怎样确定的?

叶分析标准值是进行营养诊断的主要依据。它的制定需经过田间试验,沙培试验多年的研究。比较细的叶分析标准值应以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品种为基础建立,但工作量很大。美国根据蓝莓的类型建立了叶分析标准值。

、如何根据叶分析结果确定施肥方案?

根据叶分析结果与叶分析标准值比较,做出合理判断,确定施肥种类及施肥量。

①氮

低氮(叶片N含量低于正常值)按每增加叶片中N含量0.1%,增施纯N10%计算施N量。如果土壤PH值高于5.0,用(NH4)2SO4;如果土壤PH值低于5.0;则改用尿素。不可施用含氯氮肥或NH4NO3。

高氮(叶片N含量高于正常值)按每降低叶片氮含量减少施纯氮10%计算。

②磷

低磷(低于正常值)可以在一年内任何时间施用45%的磷肥kg/ha。

高磷(高于正常值)施肥项目中删除磷肥。

③钾

低钾(低于正常值)在秋季或早春施用kg/ha硫酸镁钾或kg/ha硫酸钾。如果K含量正常,但K/Mg高于4.0,则从施肥项目中删除钾肥。

高钾(高于正常值)从施肥项目中删除钾肥。

④钙

低钙(低于正常值)参照土壤测试,如果土壤PH值低于4.0时,施用石灰。如果土壤PH值高于4.0,则在秋季或早春施用0kg/ha硫酸钙。

高钙(高于正常值)参照土壤测试降低土壤PH值。

⑤镁

低镁(低于正常值)参照土壤测试,如果土壤PH值低于4.0则增施石灰。如果土壤PH值高于4.0则施入硫酸镁kg/ha,如果镁含量在正常范围,但K/Mg比高于5.0,则增施MgO,90kg/ha,改善K和Mg平衡。

高镁(高于正常值)参照土壤测试降低土壤PH值。

⑥锰

低锰(低于正常值)在生长季节2次叶面喷施螯合锰6.7kg/55L/ha。

高锰(高于正常值)参照土壤测试,增加土壤PH值。

⑦铁

低铁(低于正常值)在夏季和下一年开花后叶面喷施螯合铁6.7kg/55L/ha,检查施用效果,并根据情况加以纠正。如果土壤PH值在正常范围(4.0~4.5),但低铁状况仍持续几年,则土壤施用螯合铁28kg/ha或硫酸亚铁17kg/ha。

高铁(高于正常值)不施铁肥。

⑧铜

低铜(低于正常值)在开花后和果实采收后叶面喷施螯合铜2.24kg/55L/ha。

高铜(高于正常值)不施铜肥。

⑨硼

低硼(低于正常值)在晚夏和下一年初花期叶面喷施1.7kg/55L/ha硼酸。如果低硼持续几年而土壤PH值在正常范围(4.5~5.0),则土壤表面施用5.6kg/ha硼酸。

高硼(高于正常值)不施硼肥。

⑩锌

低锌(低于正常值)在花后、采收前和晚夏叶面喷施2.24kg/55L/ha螯合锌或硫酸锌。如果低锌连续持续几年则土壤施用硫酸锌,11.2kg/ha。

高锌(高于正常值)不施锌肥。

、蓝莓园中应用化学除草剂会产生哪些问题?

一是土壤中过高含量的有机质可以钝化除草剂,二是过分湿润的土壤使用除草剂的时间不定,三是台田栽培时,台田沟及台面应用除草剂很难控制均匀。尽管如此,在蓝莓园应用除草剂已较成功。

、常用的果园除草剂有哪些?

敌草隆

是蓝莓园中最常用的除草剂。它能够杀死大多数的1年生阔叶杂草,包括荞麦和牧草。蟋蟀草和红根草也可被控制。应用敌草隆可基本上控制蓝莓园杂草而对树体和产量无不良影响;过量使用(4.5kg/ha)连续5年才略有树体伤害。使用适宜量为2.24kg/ha,使用的时间从春季到果实采收前1周。敌草隆对多年生杂草无效。

西马津

对控制1年生杂草有效,它主要靠根系吸收起作用,应在杂草萌芽前施用。在杂草出土以前,当有充足降水之后马上喷施西马津,这样药剂很快被杂草所吸收而起作用。西马津作用的症状是杂草叶片和顶端失绿。使用剂量为4.5kg/ha,时间在萌芽前。西马津对蓝莓不仅没有伤害作用,而且还能促进地上部生长。

氯苯氨灵

使用剂量为6.7kg/ha,应用时间为春季萌芽前和秋季,用于控制1年生杂草,春季施用对控制菟丝子和攀援荞麦有效。但对1年生阔叶杂草无效,使用时需与其他除草剂配合使用。

2,6-二氯苯

应用剂量为4.5~6.7kg/ha,从11月中旬到3月初对一些多年生杂草和冬天一年生杂草有效,但6月份以后失去作用,需用敌草隆、西马津作为补充。

草甘膦

用于难以控制的多年生恶性杂草的控制,如鹅观草。但在生长季应用可引起蓝莓枯梢、叶片失绿等症状,在成年树上土壤施入少量时,药害症状需过1年后才能恢复。因此,应用草甘膦主要在行间,或台沟。

百草枯

为接触型杂草剂,用于多年生杂草控制。它对蓝莓也产生伤害,因此应尽量避免喷洒到1~2年生的枝条上。应用4%颗粒~kg/ha,春季萌芽前应用。百草枯不能阻止杂草种子的萌发,所以在施用时应与西马津、敌草隆等配合使用。

、蓝莓可以安全越冬吗?

尽管蓝莓中的矮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抗寒力较强,但由于各地不适宜的低温,仍有冻害发生,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冻害是越冬抽条和花芽冻害。在特殊的年份可时地上部全部冻死。因此,在寒冷地区蓝莓栽培、越冬保护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人工堆雪防寒有何优点?

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雪大而厚,冬季可以利用这一天然优势进行人工堆雪,来确保树体安全越冬。与其他方法如盖树叶、稻草相比,堆雪防寒具有取材方便、省工省时、费用少等特点,而且堆雪后可以保持树体水分充足,使蓝莓产量比不防寒的大大提高,与盖树叶、稻草相比产量也明显提高(表6-16)。

防寒的效果与堆雪深度密切相关,对北蓝半高丛蓝莓人工堆雪,并非堆雪越深产量越高(表6-17)。因此,人工堆雪防寒时厚度应该适当,一般以覆盖树体的2/3为佳,对北蓝品种,最佳厚度为15.2~`.5px。

、还有其他哪些防寒方法?

在我国东北黑穗醋栗等小浆果栽培中,普遍应用埋土防寒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树体越冬,在蓝莓栽培中可以使用。但蓝莓的枝条比较硬,容易折断,因此在定植是应采用斜植方法,以利于埋土防寒。

其他方法,如树体覆盖稻草、树叶、塑料地膜、麻袋片、稻草编织袋等都可起到越冬保护的作用。

、鼠害及鸟害怎样防治?

树体越冬时,有时易遭受鼠害,尤其是土壤覆盖秸秆、稻草时,更易遭受鼠害,如田鼠啃树皮,使树体伤害甚至死亡。因此,入冬前田间应撒鼠药,根据鼠害发生的程度与频度来确定田间鼠药施用量。

蓝莓成熟时,果实蓝紫色,对一些鸟特别有吸引力,常常招鸟食果。据调查,鸟害可造成10%~15%的产量损失。比较简易的防治方法是在田间立稻草人。如果栽培面积较小,如庭院栽培,可将整个果园用尼龙网罩起来。美国蓝莓生产园中,设置电子发声器,定时发出鸟临死前的惨叫声,可吓跑鸟群。

、采用昆虫辅助授粉有什么作用?

蓝莓花器的结构特点使其靠风传播花粉比较困难,授粉主要靠昆虫来完成。为蓝莓授粉的昆虫主要有两种,蜜蜂和大黄蜂。有些品种的花冠深,蜜蜂不能采粉,主要依靠大黄蜂授粉。正是由于这一点,蓝莓栽培中保护蜜蜂和大黄蜂显得很必要。在授粉期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杀虫剂。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果园人工放蜂,以提高坐果率。

2.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在开花期,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有促进坐果的作用,在蓝莓上应用比较成功的是赤霉素,在盛花期喷施20mg/L的赤霉素溶液,可时蓝莓坐果率提高,并产生无种子果实,果实成熟期也可提前。在美国已生产出蓝莓专用赤霉素药剂。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那家医院
白癜风遗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ongjinghua.com/szhj/2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