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是童年种下的记忆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m.39.net/pf/a_7143439.html

蓝莓是童年种下的记忆

作者画意与诗情

蓝莓,一个带有几分雅称的名字,听说引进昭通这个地方种植没有多少年,于我而言,这算是新事物了。刚开始那几年,每当蓝莓上市的季节,看到大街小巷那些售卖者的提篮里,乌蓝乌蓝的果实,表面还带着一层灰白的粉状物,新鲜感十足,确实让人心生尝意。而今,蓝莓的市价也从多年前的几十元一斤降到了现在的十几元一斤。

记得几年前,从未见过蓝莓的我,怀着几分好奇心想买点来尝一下是啥味,最后却因为70元一斤的价格而放弃了尝味的念头。

图片/百度搜索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尝到了蓝莓的味道。拿起一颗,轻轻放入口中,慢慢地品嚼着,一股熟悉的味道随着味觉弥漫开来,我确定,这是我吃过的。再拿一颗闻一闻,就连气味也一模一样。随着几秒的记忆延伸,我联想到这蓝莓味就是小时候吃的一种野果子味,当地村子里的人们都管那种野果子叫“沙糖果”或“沙汤果”。

就是这熟悉的味道,把我的记忆拉回七、八十年代。那吋,常有两三个要好的伙伴,一到捡菌子的季节,就相约到老家背面的山上去捡菌,也就是那座山脚,和另一片松林相连的地方,有很多沙糖果树,树很矮,枝呈匍匐状。枝条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黄豆粒大小的果子,有规律似地排满树头。熟透了的是黑紫色,还未成熟的是深绿色,由于贴近地面,有的已经粘上了一些被雨水溅起的泥土。每逢路过此地,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扯下些黑紫色的,放到手心里轻轻搓几下,再吹几口,吹掉那些被带下来的杂物或细尘,大把大把地塞进嘴里,大口大口地嚼得津津有味,仿佛在品尝山珍海味一般。那味道,绝不亚于现在的蓝莓味。更有趣的是,那种野果子分批次成熟,摘完成熟的,过两三天又有另一批成熟了,果期较长。

说起捡菌,当时我是最糟糕的一个,常常因为“运气”不好而懊恼,有时在自己的视力范围内,或在自己搜寻过的地方,竟然还被伙伴们发现菌子,眼睁睁地看着那大朵大朵的本该属于自己囊中之物的菌子被伙伴摘走,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怨恨自己眼瞎,甚至责怪伙伴为什么要跟着自己走。这个困惑直到现在为止,也是个不解之谜。

为了证实自己的感觉,特意去了蓝莓种植园,仔细看了园里的蓝莓树,竟然和记忆中山上的沙糖果树极为相似,区别在于蓝莓树高、叶大而薄,呈浅绿色;沙糖果树低矮、叶小而厚,呈深绿色,让人怀疑蓝莓就是沙糖果的近亲或变种。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味觉联想:市面上买的杨梅形状和味道就像山上那叫“酸杨梅”的形状和味道;草莓的味道也像极了山上那叫“白泡儿”的味道;还有曾经在冬天那稻田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翻找出的野荸荠,那味儿简直胜过街市上的荸荠味……

图片/百度搜索

匆匆几十年,不同的季节偶有回乡,山坡上那成片的草莓似的白泡儿,山脚那蓝莓似的沙糖果,松林里涧边绿了红了的酸杨梅,仿佛依旧等待着曾经的“主人”们一饱口福。然而它们早已无人问津,晚辈们不知诸物为何物,更不敢贸然尝试。同一时代的亲朋好友在一起,谈起昔今对比,都有同感:小时候的我们,虽然物质生活很贫困,但精神上是富裕的。

时光斑驳,岁月缱绻。一些人或事渐渐淡出了记忆,也总有一些人或事,在不经意间沉淀于心灵的最深处。当某一时刻,它触碰到你的某一神经元时,就会把你的记忆带回某一个时间段,不管喜怒哀乐,在夕阳下都是一笔精神财富。

(注:此文在《昭通作家》微刊发表过,插图源自百度搜索,若有侵权,敬请联系速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ongjinghua.com/zyjz/12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