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成熟日子更甜碧江区高坝田村蓝苺采

  如何治疗白癜风偏方 http://m.39.net/pf/a_4793199.html

七月的高坝田村,流淌着甜蜜、洋溢着幸福……7月12日,年高坝田村蓝莓采摘节拉开帷幕,游客纷至沓来,山村开启沸腾模式。

“蓝莓从6月份开始上市,到现在共卖多斤,全部卖往碧江。”望着缀满枝头的蓝苺,高坝田村党支部副书记代如梅连说想不到——

想不到,在昆山的帮扶下,改变村子产业发展格局。

想不到,昆山的帮扶如此强劲,短短两年时间,荒废的土地长出致富果子。

采摘节上,碧江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洪州(右一)与碧江区委常委、副区长孙道寻(右二)询问蓝苺销售情况。(郭进摄)

想不到的,不仅于此。年以来,昆山市共投入万帮扶资金,在高坝田村打造蓝莓基地,不仅让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更推动山村农旅一体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厚重底色。

山村绿色发展

在高坝田村发展史上,贫困曾经是村子的代名词。时至年,全村户人,却有贫困人口户人,村子集体产业为零。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年,高坝田村等来值得铭记的发展节点。

那一年,在昆山援碧江工作组的推动下,昆山张浦镇和碧江坝黄镇“乡镇结对”、张浦七桥村与坝黄高坝田村“村村结对”,名企鲜活果汁工业(昆山)公司与高坝田村企“柔性”结对。

那一年,昆山市、张浦镇七桥村有关负责人来到高坝田村访群众、找贫困病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并开出“治贫”良方,发展富民产业。

高坝田村蓝苺采摘节开幕。(郭进摄)

那一年,名企鲜活果汁工业(昆山)公司派来技术专家对高坝田村的土地取土测样,为村子找准产业发展定位:高坝田村适合发展蓝莓产业。蓝莓素有“果浆之王”之誉,在昆山有成熟的产业链。

那一年,村民杨腊毛赴昆山受训,学习蓝莓种、管等技术后,回村成为蓝莓基地管理人员。

也就是在哪一年,来自昆山市、张浦镇、七桥村的帮扶资金、鲜活果汁工业(昆山)公司赠送的1.8万株蓝莓树苗落地高坝田村,高坝田村注册专业合作社,试种亩蓝莓基地。据介绍,试种就是要把种植风险控制在合作社范围内,成功后可引导村民及附近村寨种植。

强镇、名企结对有作为,当年试种的亩成活率达到99.6%。由此而始,高坝田村走上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路子。

群众喜获三金

夏日,细雨过后,高坝田村薄雾若纱,加之蓝莓点缀,村美如画,生机焕发。

驻村第一书记梁龙说,在昆山的帮扶下选准产业,不仅推动山村产业升级,更让村民喜获“三金”。

——流转土地有租金,村民每流转一亩土地种植蓝莓,可获元的租金。

——就近就业有薪金。蓝莓产业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男工元/天、女工90元/天,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仅年,基地发放劳务费近40万元。

——参与分红有股金。蓝莓基地落地高坝田村,村里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利益链接贫困群众,由合作社按照“”分红模式进行年利润分配。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在昆山市镇村、名企的帮扶下,高坝田村找到产业发展路径,昆山碧江两地以明确的目标,有力的举措,打造蓝莓产业基地。

采摘节吸引游客采摘,推农旅一体化发展。(郭进摄)

年以来,在昆山市万元帮扶资金及45万元涉农资金的推动下,种植面积达亩。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0亩。不断扩大的种植面积,让高坝田村发展的势头更足、绿色的底子更厚实,成为村民增收的亮点,目前全村脱贫。

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碧江区委书记陈代文说,高坝田蓝莓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要借助高坝田蓝莓基地,培养一批会管理懂管理的本地人才,引导更多的群众自发种植,找到致富路子,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农旅一体化发展

7月12日,高坝田村蓝莓基地开园,游客携家带口赶来,山村沸腾。杨腊毛刮胡子、穿上新衣,在基地“摆摊设点”,当起“商贩”与“解说员”,满脸喜悦。

有熟人打趣:“腊毛啊,打扮得像新郎官啊。”

“蓝莓成熟了,村民的日子更甜。今天蓝莓‘出阁’,要打扮帅些。”杨腊毛笑着。

“这么宽的种植面积,等到丰产了,怎么卖掉呢?”有游客问。

杨腊毛说:“蓝莓丰产后,卖不掉的,有鲜活果汁公司收购呢。”

游客在蓝苺基地采摘蓝苺,体验甜蜜味道。(郭进摄)

打造蓝莓产业,做好产销对接,让农民吃下定心丸,才让产业走得更远更稳。昆碧两地选准蓝莓产业,切实做好风险控制,打造蓝莓产业基地的同时,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搭建市场销售平台。

昆碧两地创新推出“采摘零售优先+企业包销”模式,即:由村合作社通地市场营销,卖往碧江城区及周边区县,剩余蓝莓由结对帮扶的鲜活果汁工业(昆山)公司以每斤不少于10元的价格包销。

管理人员杨腊毛穿上新衣刮了胡子,当起临时商贩。(郭进摄)

为了保证蓝莓果实品质,在高坝田村蓝莓基地,已建成了冷库及管理用房。同时,高坝田村还通过举办采摘节,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推动农旅融合一体化发展。

高坝田村蓝莓产业,只是昆碧两地扎实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生动实践。年以来,昆碧两地用好用活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创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宜农则农、宜业则业、宜游则游,打造了白水大米、漾头镇葡萄、桐木坪乡黄桃等20多个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昆山市援碧工作组组长、碧江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孙道寻说,自昆山与碧江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两地亲如兄弟,各项工作取得成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昆山市援碧工作组将深入推进昆碧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着力实施物质帮扶与精神扶助相结合、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郭进

编辑江佳佳

编审朱邪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ongjinghua.com/fbfw/13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