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ldquo三部曲rdquo

  民间中草药土荆芥 http://www.yanjiuy.com/gjhzl/11912.html

近年来,贵州百灵企业集团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硐口村蓝莓生态产业园成为开创扶贫“三变”促致富的典范,项目实施后辐射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生态扶贫”和“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建设,有效促进蓝莓园区农村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与当地政府按照“挖掘区域优势,补齐产业链条,培育地方特色亮点产业”的工作思路,把实施生态蓝莓种植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有效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成为紫云自治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新亮点。

利益共享助力村民脱贫

年,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将蓝莓产业从种苗培育、基地种植、蓝莓产品深加工开发到鲜果和深加工产品的营销进行全面规划,园区规划建设面积亩,企业自建亩,带动农户、合作社和其他企业种植亩。截至目前,已完成蓝莓种植面积亩,其中,蓝莓套种白及复合经营种植亩,共投入建设资金万元。

百灵生态蓝莓园位于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硐口村,交通便利,土壤肥沃,适合蓝莓生长,年以来,贵州百灵企业集团结合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理念,与地方政府把硐口村蓝莓种植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作为景观产业推进实施,实现了“荒山变果园,植被保水土,生态净化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蓝莓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务工人员,亩蓝莓园建成后,能够解决板当镇人至人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通过镇村宣传发动、公司统一培训、农户参与务工的方式,由公司统一提供苗木、提供技术对务工人员现场指导培训,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蓝莓种植管理过程中,成为扶贫产业增收致富新亮点。

建园以来,园区多次召开群众会议,算好经济明白账,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转变群众传统生产观念,流转荒坡亩,土地亩,年均兑现租金近60万元,实现农户土地租用增收益,就近就业增收入。

搭建利益链结共同发展,用好用足扶贫政策,以退耕还林为依托,在园区实施观光休闲道、机耕道等体验设施,开发乡村观光采摘游,以产业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农户增收。年以来,每到蓝莓成熟季节,都会吸引大批外来游客进园采摘蓝莓,体验农耕生活,为当地群众带来最实惠的经济增收。

“三变”让农户由穷变富

百灵生态蓝莓园的建成,在硐口村村民看来既是意外,又是惊喜。园区采取“公司+园区+贫困农户”的建设模式,由公司集中统一流转土地进行建园,土地流转费每年每亩元。园区建成后结合贫困农户意愿,前五年采取“反租倒包”的模式承包给贫困农户进行管理,从第六年开始,公司与贫困农户采取收益股份制分成的模式划分收益,阶段划分为第六至第八年按7:3(公司占7,贫困户占3)的股份分成,第九年以后实行4:6(公司占4,贫困户占6)的股份分配模式。将蓝莓园的整个生产管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交由以贫困户管理为主,公司的工作重心主要是蓝莓深加工系列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渠道的建设,达到将蓝莓产业从基地种植到鲜果销售、产品深加工及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开发。从而实现公司有效益,群众能致富的目标。

农户变工人。期限5年,生产资料由公司提供,技术人员跟踪指导,农户负责除草、修枝、浇灌等劳务,每人承包管理上限面积10亩,承包价按第一年每亩元、第二年每亩元、第三年每亩元、第四年每亩元、第五年每亩元。农户收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承包地流转费每亩元,荒坡每亩60元;二是退耕还林补助归农户所有;三是承包管理费。蓝莓园承包管理后,一期亩第一年就能解决贫困人口人的脱贫问题,二期亩建成后,年覆盖解决该村户贫困农户人的脱贫问题。

工人变股民。期限3年,该阶段为公司资金回笼期。即园区建成后的第六年至第八年采取股份“三七”分成,贫困户占股份30%,公司占70%,把农业工人变为蓝莓园股民。蓝莓园建成第六年进入挂果盛产期,亩产在公斤左右,农户每亩将分到至少公斤左右鲜果,按每公斤20元由公司回购,每亩可收入0.45万元,10亩每年可得到股份收入4.5万元,一个三口之家可实现年收入13.5万元。

股民变主人。期限21年。第九年开始,公司与股民位置调换实行“四六”分配,农户占60%,公司占40%,让贫困农户真正变成蓝莓园主人。第八年后亩产保守按公斤计算,每亩贫困户能分到公斤蓝莓鲜果,按每公斤20元回购,贫困农户每亩可收入10元,10亩每年可得到股份收入10.8万元,三口之家可实现年收入32.4万元。

为附近贫困群众提供就业

48岁的板当镇洞口村村民黄丽告诉记者,她家离园区有4公里的路程,从年起就在蓝莓园区当管理工,每月有元的工资,她家有五口人,丈夫在安顺当教练,三个孩子都已成家工作,她家在基地里流转土地10亩,其中5亩是熟地,流转费每亩元,荒地每亩流转费60元,一年的土地流转费就有多元,加上丈夫的工资就有10多万元的收入,真正过上了小康的日子。

离基地有8公里的紫云自治县猫营镇大河村村民宋艳情,是一个七口之家的家庭主妇,有两位年事已高的老人,三个孩子都还在上学,年之前,宋艳情一直在省外打工,无法赡养老人和照顾在家中念书的孩子,打工多年没有积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后来,听说家乡建起了蓝莓基地,可以在基地上班挣钱,经过反复的考虑后,决定回到家乡工作,她现在在基地做锄草、施肥、剪枝等工作,每天能挣70元,一月有多元的收入,这样既能赡养年高的老人,又能照顾孩子读书,比在省外打工强。

百灵生态蓝莓园除了让农户获得土地流转费,以及“三变”助脱贫的“倒包”让附近群众受益外,该蓝莓园还为附近贫困群众提供了很好的就近就业条件。在蓝莓园务工的村民有来自板当镇硐口村、小寨关村的,也有来自猫营镇狗场、农场、大河等村的村民,尤其在采摘期用工量最大,多的时候每天有多人在蓝莓园采摘蓝莓。去年,百灵生态蓝莓园支付给附近村民的务工费就超过万元。

如今,贵州百灵蓝莓生态园实现了荒坡到金山的嬗变。年,被列入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年,完成了亩的建园计划,不仅让板当镇多名贫困村民顺利脱贫,还为附近村寨的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

总策划、总统筹:农耕

执行主编/责任编辑/终审:李萍

编辑:一然

文:贵州民族报全媒体记者:李析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ongjinghua.com/fbfw/8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